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而在《献鱼》里,司马焦对风起的处置,正是一个不以往日脾气示人的转折:他没有像以往那样出手杀死对方,而是废去风起的修为,将他逐出境域。表面看似宽容,实则暗藏深意,背后有着多重考量与情感权衡。
先说这位风起。他并非单纯的反派,因爱生恨的情绪在他身上留下了复杂的烙印。昔日与廖停雁并肩走过十余年的友谊,使他在某些时刻显得不过是一个被情感牵引的棋子;而在阴谋者的推动下,他甚至曾试图除去司马焦,以断绝自己与廖停雁之间的阻碍。于是,风起的种种举动,往往被人误解为纯粹的恶意,却也夹杂着爱与痛苦的纠缠。
那么,司马焦这样做的初心,究竟在于什么?显然不是单纯的宽宏为德,而是需要把情势和人心都考虑周全。第一点,是为不让廖停雁为难。毕竟风起并非始终如一的恶人,他和廖停雁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基础,十多年的相处早已在他们心中埋下情感的伏线。若因处置风起而让廖停雁陷入更大的困境,甚至让她承担体内累积的魔气波动,那才会是司马焦不愿看到的后果。
第二点,则是人之将死,其言亦善。以往遇到风起时,司马焦的脾气必然暴烈,但这一次他选择的是一种相对克制的处罚——废去修为,并非出于怜悯,而是出于对情势的权衡。更深一层,或许他已经感知自己的大限将至,若真如期离去,廖停雁将会独自承受孤独与不安。留住风起在此时照顾廖停雁,至少能让她在人生的暗夜里不至于孤行。
因此,司马焦并非简单的“不杀风起”,他的做法背后,折射出多重目的的叠加:既在安抚愤怒与纷乱的局面,又在为廖停雁的未来着想;同时,他的决定也带着对自身命运的隐性安排与温情的余地。表面上看是转而废其修为,实则是一次深思熟虑后的平衡之举,既尽量减少直接的伤害,又为风起与廖停雁之间的情感留出一个相对稳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