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文
浙江最年轻县级市-龙港市,2019年撤镇建市,为全国首个“镇改市”。
即便有“最年轻”的头衔,常住人口不到48万人,经济体量上却是个重量级选手。
2024年,浙江龙港市GDP为443.73亿元。2025年一季度,龙港GDP超125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浙江省GDP同期增速。
这里面的奥秘是什么?
我想,肯定有很多因素,媒体也有相关的报道。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制度红利。
比如推动印刷产业升级,到2024年,龙港印刷包装全链条产值约200亿元,比2019年几乎翻番,占龙港地区生产总值的六成;印刷业持证技工从2019年的1人五年间增至3859人。
再如,外界常用一句话形容这里的创业环境——“开公司像网购一样方便”。
在这当中,关于机构改革的制度红利,引起了我的关注与思考。
设市之初,龙港推行“大部制+扁平化”改革,全市设6个党委部门、9个政府部门、6个事业单位,党政机构数量、人员数量只有同类行政单位的40%。
小县改革
近年来,浙江、山西、广东、湖南等多地纷纷启动小县机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根据《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县市卷)》的数据,纳入统计的2075个县域单位中,20万人口以下的县(市)多达400多个,其中10万人以下的县(市)有206个,5万人以下的“袖珍县(市)”有90个。
可以说,真正让小县改革纳入“进行式”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财政负担问题。其次也应有为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探路的可能。
以山西浮山县为例,该县在编人员达5900人,一年光工资支出就高达4.6亿元,而当地的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1.46亿元。
据有关媒体报道来看,无非就是围绕机构合并、编制精简、人员下沉等内容展开,没有统一的标准与尺度,各有千秋。
如湖南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完成机构改革后,党政机关及乡镇街道内设机构共精简62个、科级职数减少27个,分别精简30.2%、19.4%。通过精简,腾出办公面积6600平米,一年节省行政运行成本700余万元。
机构精简到什么程度?
先来看龙港市:设市之初设6个党委部门、9个政府部门、6个事业单位。
根据目前龙港市政府网站信息显示,2024年党委部门增加了一个社会工作部。政府部门分别是: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这个也应是党委部门)、市经济发展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社会事业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直属事业单位分别是:市新城开发建设中心、市政务服务中心、市融媒体中心、市投资促进中心、市社会治理中心、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心。
我之所以将其机构一一列举出来,实际上就是觉得这些机构设立得不错,不仅机构少,而且名称也简洁易懂,还有能够突出经济这个重点,的确值得不少县市区好好参考借鉴。
我们再来比较其它小县机构改革的设立。
比如根据相关县政府网站信息显示,广东连山县除政府办外,部门共有21个。山西浮山县除政府办外,部门共有19个,其中司法局、文化旅游局应是和政法委、宣传部合在一起的。湖南古丈县除政府办外,部门共有17个。
还要说明一点,龙港市是没有设立乡镇街道的,而是直辖102个社区,是真正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接着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些县市的有关重要数据。以2024年数据为准。
主要包括2024年GDP、财政收入,以及人口、面积等。
龙港市:常住人口47.68万人,辖区面积183.99平方公里。GDP443.73亿元,财政总收入32.89亿元,比上年增长4.4%;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21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全年新增市场经营主体2.2万余户,在册经营主体总量达12.05万户,同比增长11.7%,每万人拥有量全省第3。
连山县:人口12.51万人,面积1265平方公里。GDP56.5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5.52%。
浮山县:人口 9.3万人,面积940平方公里。GDP49.3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亿元,比上年下降7.6%。
古丈县:常住人口10.48万人,面积1297平方公里。GDP35.48亿元,增长2.1%;地方财政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12.8%。
当然,有人说这样的比较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沿海发达地区,有时候一个乡镇甚至一个社区,都可能比中西部地区的县市要强,这里面可能有太多的人才、科技、政策、地域、资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但我要做这样的比较,实际上也是在思考机构改革与治理能力的关系问题,这其中究竟有多大的因素值得关注,又有多少经济发展与制度红利有关。或许这值得有关学者去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龙港为什么能?能不能复制?
或许值得关注的是,为什么龙港的机构、人员会更加精简?只有同类单位的40%。
一方面,可能脱胎于一个镇,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使得改革变得略微轻松,不用有太多的牵绊。这可能是一个因素。
毕竟,涉及到机构、人员的改革,是最为复杂的,已然触及到根本利益,难上加难。
一方面,还是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强烈的现代法治治理思维理念,顶层设计做得比较好,这是一些发达地区具备的鲜明特质。
最后一方面,就是龙港的机构模式能不能得到复制?首先可否在小县予以复制,进一步加大改革的深度,然后逐步扩展到其它县市区。我觉得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样本。
如此,不仅是减轻财政负担,更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重要制度红利。
未来,营商环境比什么?经济社会发展比什么?比的就是制度红利。制度红利从哪里来?机构改革或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和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