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璐)9月8日凌晨将上演月全食。作为今年最重磅的天象,本次月全食是继2022年后,时隔三年再次适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观测的完整月全食现象。
记者从北京天文馆获悉,月全食始于9月7日23时28分,持续至次日凌晨4时55分,以食分1.36、全程五个半小时、全食阶段82分钟的“震撼”规格,为全国观众带来一场浪漫的“红月亮”观赏体验。
本次月全食各阶段时间点和见食情况示意图。图/《天文爱好者》杂志
如果太阳、地球、月球连成了一条直线,地球就会挡住太阳照射到月球上的光,月食就发生了。
地球的影子分为本影和半影。半影区只挡住了一部分太阳,本影区则是全部挡住。
如果月球只从半影区经过,就是半影月食,月亮只会轻微变暗,肉眼很难看出来;如果月球只从本影区的边缘掠过,则会发生月偏食,月亮被“啃掉”一块后再复原;如果月球能够全部进入本影区,就会发生月全食。
不过,即使在全食阶段,月亮也不会完全看不到。因为地球大气会折射太阳光,所以还是能有阳光到达月球上。但波长较短的、偏蓝色的光在经过地球大气时会被更多地吸收散射掉,最后照到月球上的光更多是波长较长的红色、橙色光,所以就变成了“红月亮”。这跟日落时太阳颜色发红是一个原理。
月食的不同阶段在明朝时就有了自己的名字。月球进入地球本影的那一刻叫作“初亏”,刚刚开始缺损;全部进入时叫作“食既”,“既” 有 “完全、已经” 的意思;月球中心最接近地球本影中心的那一刻,就被称作“食甚”,“甚” 字体现了 “极致、最甚” 的特点。
月球边缘首次从地球本影区穿出的瞬间称为“生光”,即“光亮重新产生”;最后,当月球边缘完全离开地球本影区时,月亮就“复圆”了。
上一次我国可见全过程的月全食是在2022年11月8日,而下一次可见全过程的月全食则要等到2028年12月31日至2029年1月1日。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赵琳
上一篇:假如你掌握了所有类型的废物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