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里,乱石山碧波潭的万圣公主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觉得她“负心薄情”,明明和西海龙宫三太子小白龙有婚约,却转身投向九头虫的怀抱;也有人说她只是一枚棋子,被父亲和夫婿裹挟着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回到原著,看看书里到底是怎么写的。
其实,《西游记》里并没有出现什么“万圣公主和小白龙的三角恋”。两人自始至终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任何交流。所谓“小白龙被绿”,完全是后人附会的解读。原著交代,小白龙因纵火烧了龙宫的夜明珠,触犯龙王,被天庭问罪,后被观音菩萨收伏,成了唐僧的白马。这个情节里没有半点万圣公主的影子。换句话说,所谓“她放弃了小白龙”这个前提,本身就是个误解。
那她为什么会嫁给九头虫呢?答案不在“情”,而在“势”。
乱石山碧波潭的地位其实很尴尬。万圣龙王虽然号称一方水族之主,但和四海龙王比起来,简直是“县处级小单位”。能和西海龙宫结亲,按理说是天大的好事。但问题是,门不当户不对。西海龙宫虽然没到“中央单位”的高度,但起码是“正厅级”,比碧波潭高出一大截。万圣龙王要真能联姻西海,那是一步登天;可关键在于,人家龙宫能不能真心认可这门亲事?
再看九头虫的情况。他虽不是正统龙族出身,但却法力高强,九个头口吐风火,战斗力在妖怪里数一数二。最重要的是,他愿意和万圣龙王合作,还干脆成了半个家庭合伙人。偷佛宝、盗灵芝,这些大案子,都是万圣老龙和九头虫联手搞的。换句话说,九头虫不仅仅是“女婿”,还是“事业伙伴”。
万圣公主在这里,其实没有多少话语权。原著描写她出场时,几乎所有行为都围绕着父亲和丈夫展开:先是配合九头虫偷佛宝,再是奉命盗灵芝,最后还被卷进祭赛国的大战。一个公主,成了彻底的工具人。她是不是喜欢九头虫?或许有感情,但这不是主因。主因是整个家庭需要九头虫这样一个能打、敢干、敢跟佛门硬杠的合伙人。
而且从细节看,万圣公主本人未必有“非要九头虫”的执念。书中有这样一幕:悟空和唐僧来到祭赛国,发现“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在巡塔。这俩水族小妖,名字本身就带着点滑稽味道,但更关键的是,他们巡的那座塔早已被偷空。什么意思?就是万圣龙王一家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作妖,搞完案子还要留个痕迹,恨不得挂个横幅写上“此案由乱石山碧波潭负责”。这哪里是藏拙?分明是摆明了要“蹭存在感”。
如此看来,所谓“爱情”并不是这桩婚姻的核心。对万圣公主来说,嫁九头虫,不是“抛弃了小白龙”,而是走上了家族既定的利益道路。至于小白龙,压根跟她没有交集。后世的误解,多半是因为人们习惯把“西海三太子”与“白龙马”对应,再把夜明珠事件和万圣公主的婚姻强行挂钩,才制造出一出“古代宫斗剧”。
但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万圣公主的形象又颇耐人寻味。她不像《西游记》里的其他女性妖怪那样单纯依附男性,她有行动,有参与,甚至敢独自去天宫盗取王母的灵芝草。虽然这些行动的背后多半是父亲和丈夫的指使,但她在故事里的存在感,远比一般“妖怪娘子”要强烈。这说明作者在设计她时,确实赋予了她某种能动性。
可惜,这份能动性终究是被局限的。她不是自由选择九头虫,而是被动走上这条路。乱石山碧波潭要在夹缝中求生,九头虫是他们唯一能抱的大腿。至于西海龙宫的婚约,既然夜明珠事件后小白龙被逐出家门,这段关系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所以,与其说“万圣公主为什么放弃小白龙”,不如说“为什么乱石山碧波潭要选择九头虫”。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拉拢的盟友,也是唯一能让他们在这盘大棋里多撑一阵子的机会。
结果如何呢?大家都知道:九头虫和万圣龙王最终被孙悟空收拾得干干净净,碧波潭一族成了取经路上的炮灰。所谓“强强联合”,到头来不过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