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暴力为何成为无解困局
创始人
2025-09-15 07:01:38
0

【国际观察】

四天了,枪手虽已投案,枪声还在回响。

9月10日,犹他山谷大学阳光刺目,枪声骤响。一颗从180米外射来的子弹精准击中查理·柯克的颈部,这位31岁的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青年领袖当场殒命。

这声枪响,不仅终结了一场“美国复兴之旅”的校园演讲,还标志着美国政治的运作逻辑已从“赢得辩论”滑向“消灭辩手”。

柯克之死引爆美国舆论

柯克虽无公职,却是美国总统特朗普麾下最具影响力的“网红”领袖之一。他于2012年创立保守派组织“美国转折点”,成功打破进步派在高校的话语垄断,有效动员了共和党青年选民。在2024年大选中,他不仅为特朗普立下“汗马功劳”,还对副总统万斯有“知遇之恩”,是共和党寄予厚望的青年领袖。

而柯克政治影响力的背后,也伴随着显著的政治立场转变,凸显其投机本色。他早年持传统保守主义立场,主张小政府、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后随茶党浪潮与特朗普崛起,迅速转向反堕胎、反移民、支持关税壁垒,甚至鼓吹“种族替代论”。巧合的是,这位持枪权与“言论自由”的狂热推手,却在宣扬枪支自由时命丧枪口。

据报道,凶手泰勒·罗宾逊于9月12日自首,其身份与舆论认知形成反差。罗宾逊来自犹他州一个中产共和党家庭,信仰基督教,中学时期曾是政治保守派,并在2020年大选前支持特朗普,目前是无党籍选民。其背景与右翼媒体渲染的“左翼暴力分子”形象并不相符。

与近期政治刺杀事件不同,此次枪击案的袭击目标并非官员,背后缺乏明显利益驱动,更可能源于纯粹的理念分歧。调查显示,凶手近年对政治愈发热衷,且对柯克充满厌恶。警方在罗宾逊的枪支里发现了写着文字的子弹,内容涉及“跨性别和反法西斯主义”等。这表明,美国的政治极化已发展到仅因无法容忍对方理念、惧怕其影响力扩散,便欲从物理上消灭对手的程度。

枪击事件发生后,两党仍在借题发挥,舆论仇恨不断升级。特朗普下令全美降半旗,盛赞柯克为“传奇人物”和“爱国者”,并迅速将矛头指向“激进左翼”,指控其“妖魔化”策略引发暴力;民主党则普遍谴责政治暴力,强调枪支管控的紧迫性。

社交媒体上的反应更趋极端。保守派意见领袖公开呼吁“复仇”,甚至将事件喻为“内战导火索”;部分左翼网民则幸灾乐祸,称柯克已遭“反噬”。这种“仇恨狂欢”显示美国政治斗争“非人化”已深入骨髓。尽管虚假信息和“阴谋论”掺杂传播,左右派阵营仍借机强化对立,进一步加剧社会撕裂。

政治制度难以调和社会矛盾

柯克之死既非起点,亦非终点,而是美国政治暴力持续升级、渐成常态的标志性节点,并在现场影像即时传播与舆论瞬间爆发的助推之下,产生前所未有的社会影响。

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表明,2025年上半年,针对公职人员的威胁和骚扰事件超过250起,较2024年同期增长了9%,波及40多个州。从2024年特朗普两度遇袭,到2025年6月明尼苏达州议员遭枪杀,再到柯克遇刺身亡,美国政治暴力正日趋频繁与残酷。其根源无法简单归因于某一政党或意识形态,而是深植于政治、技术、经济与社会等层面。

特朗普再度执政后,MAGA势力持续煽动极右翼思潮。他们通过干预媒体、打压异己等手段撕裂社会共识,而联邦行政权力随总统意志日益扩张。“三权分立”机制也渐趋失灵,联邦最高法院在一系列裁决中亦显露出对行政扩权的倾向性支持。当制度难以调和矛盾、回应民意,部分民众便将暴力视为“无奈的抗争”。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将国土安全重心由防治本土极端主义转向移民执法,例如以“国家安全”为由,向洛杉矶、华盛顿等民主党主政城市派遣国民警卫队。此举不仅削弱了对国内暴力威胁的监测和干预能力,也激化了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对抗。政治领袖未能跨越党派界限构建反暴力共识,反而利用暴力事件巩固支持群体,激化了社会矛盾。

今年以来,两党草根运动的对抗性也持续升级。无论是民主党参议员桑德斯等人发起的“反对寡头统治”巡回演讲,还是柯克推动的高校“文化战争”辩论,左右两翼的高强度动员在传播理念的同时,都不断强化了群体边界和敌对意识,无形中为政治暴力埋下隐患。

人工智能和社交媒体成为政治暴力的关键“加速器”。AI精准识别、煽动极端群体,催生激进思想;算法构建“信息茧房”和“过滤气泡”,不断强化群体内部认同,同时将政治对手妖魔化为必须消灭的“非人”符号。柯克遇刺后,左右翼阵营截然不同的反应,正是价值彻底分裂的体现。

更严重的是,政治暴力在美国某些群体中获得了“正当性”背书。在极端论坛里,暴力言论被赞为“爱国”,袭击者被奉为“英雄”。这种价值观扭曲正侵蚀社会理性,推动美国社会陷入“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

经济不平等是滋生政治暴力的结构性根源。美国底层民众的诉求始终未获两党有效回应,人口结构转型与财富分配失衡加剧社会焦虑。美国白人比例持续下降,而顶层10%的家庭掌控全国近三分之二的财富。右翼借机散布“大替代”等阴谋论,声称自由派精英通过移民扩张权力,从而将经济不公转化为文化战争,煽动“我们对抗他们”的叙事,促使暴力成为最后的“泄压阀”。

政治暴力已达历史峰值

枪支文化与社会极端思潮不断合流,枪支泛滥为政治暴力提供了现实工具条件,使美国人的个体愤怒可直接转化为实际暴力行动。美国私人枪支数量已超人口总数,购枪门槛持续降低。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枪支暴力导致1.6万多人死亡;截至2025年9月11日,今年已有10397人丧生、超1.8万人受伤,发生301起大规模枪击案,凶案率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柯克遇刺事件无疑会进一步加剧美国政治的两极分化与暴力循环。在控枪议题上,两党依旧难以达成共识。民主党借此事件重申控枪必要性,但共和党坚守拥枪权,宪法第二修正案及根深蒂固的枪支文化使立法陷入持续僵局。

未来,美国公共安全领域将呈现“军事化”趋势。国会议员已呼吁加强安保措施,未来政治活动可能会普遍提升安保级别,如校园辩论现场增设防弹玻璃、在集会场所部署狙击手等,这必将抬高公共政治参与门槛和成本,压缩理性对话空间。

柯克之死对MAGA阵营而言是重大损失,其动员能力短期内难以恢复。然而,这场悲剧也可能刺激其支持者的情绪,促使部分群体更加激进地追随其理念,进而强化阵营内部认同。

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佩普指出,美国已进入“暴力民粹主义时代”,政治暴力已达历史峰值。柯克倒在血泊中的画面,或许正是对美国政治未来最真实的预告。理念之争沦为肉身之战,选票博弈变成子弹相向。柯克之死不是孤例,而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美国政治高度极化、社会撕裂不断加深的无解困局。

(作者:寇恬瑞,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碗“丝瓜汤”为何很上头(次元... □于晴 “晚上要不要喝丝瓜汤?” “不用了。” “丝瓜汤很补的。” “真的不用了。” “你脾气怎么变...
美国政治暴力为何成为无解困局 【国际观察】 四天了,枪手虽已投案,枪声还在回响。 9月10日,犹他山谷大学阳光刺目,枪声骤响。一颗...
一定要多存钱:假如你从9月1日... 现在距离过年还有不到6个月,提前做好规划,让假期过得轻松又自在。 临近年底,节日消费、人情往来、生活...
原创 被... 被誉为南朝第一帝的宋武帝刘裕,堪称中国历史上从草根逆袭为帝王的传奇典范。这位出身寒微的军事奇才,在门...
16年灭5国,诛6帝。如果再给...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南朝24个皇帝中,能拿得出手、有牌面的,唯有宋武帝刘裕。 刘裕,字德舆...
原创 胖... 当社会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应该先看清楚民意在哪里,再发表言论,这是一般企业都特别在意的地方,包括一些...
韩国人问:如果没有中国,世界会... 韩国网友好奇:“如果没有中国,全球会退回100年前吗?” 美国一位专家的回答给了他们不小震撼。 这种...
原创 卡... 卡塔尔的"铁穹"去哪了? 当导弹划破夜空直击多哈市中心时,所有人都惊呆了。斥资数十亿美元打造的防空系...
北京这场冰雹为何这么强?专家解... 气象部门近十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北京地区每年四月初到九月下旬都会出现冰雹,目前临近九月中旬,从出现时间...
一场价值连城的“调音”:克莱普... 在摇滚乐的世界里,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的吉他演奏被乐迷奉为“上帝”。然而,即...
原创 为... 1661年正月,顺治皇帝驾崩,年仅八岁的皇三子玄烨被立为帝,是为康熙。二月初,新帝刚刚登基不久,一道...
人造太阳、人造海水、特斯拉线圈... 聚焦能源技术的迭代与文明的进步,将核聚变科学原理与艺术表达相结合,9月14日,科普展览“能源与文明—...
穆长春:老百姓手握不生息资产会... 目前,数字人民币定位是M0(现金),不能生息 文|《财经》记者 唐郡 编辑|张威 “数字人民币的试点...
阿莫林帅位危?曼联下轮迎战切尔... 在经历了一个令人失望的开局后,曼联的主教练阿莫林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新赛季英超联赛已经进行了四轮,曼...
广州白云区一货车疑似发生爆炸事... 新闻荐读 9月14日晚,广州市白云区一货车突发火灾,现场传出爆燃声。记者从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获悉,目...
B费在曼市德比半场表现:数据分... 在9月15日的英超曼市德比中,曼联中场B费的表现引发了众多球迷的热议。虽然曼城在半场结束时以1-0领...
战胜雨果后,王楚钦:我们还是那... 刚刚,WTT澳门冠军赛男单决赛,王楚钦4:0战胜巴西选手雨果·卡尔德拉诺,夺得冠军。 决赛前,王楚...
因家庭矛盾,妻子在微信群辱骂丈... 本是关起门来可妥善化解的夫妻矛盾, 不料演变成一场公开的语言攻击, 妻子在微信群里辱骂丈夫, 难道只...
方中信透露17岁女儿恋爱了:对... 搜狐娱乐讯 13日,方中信出席活动接受采访,透露17岁女儿符迦晴的感情状况,称女儿已经谈恋爱了。方中...
菲律宾海军精锐尽出,在黄岩岛附... 菲律宾没有和平解决南海之争的意思,继续升级局势,根据菲律宾媒体《每日问询者报》的报道,在2025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