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如何“治愈”我们?
封面新闻
2023-07-21 08:00:42
0

原标题:大自然如何“治愈”我们?

大自然如何“治愈”我们?

人文社推出“博物”系列三书

尹传红、“水哥”王昱珩、欧阳婷、张劲硕(从左到右)在分享会上。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

《心向原野》

《抓住十二只喜鹊的尾巴》

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光辉灿烂的复杂性,我们的生活与自然紧密交织在一起。人类与环境的相处之道中,人文与自然的交界处有着最疗愈的力量。自然也是人类重要的书写对象,博物文学或者自然文学也是文学殿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读者喜爱。

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社科出版中心”集中推出三本自然博物类书籍,并举办主题为“自然如何治愈了我”的新书分享会。《十三种闻树的方式》是畅销博物学经典《看不见的森林》作者戴维·乔治·哈斯凯尔最新力作,从气味入手,讲述树木以及自然环境带给我们喜悦、安宁情绪的神奇力量;《心向原野》是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英国当代最伟大的自然作家”理查德·梅比的最新力作,讲述了自然重新唤醒作者内心的热爱与激情,摆脱抑郁症困扰的温暖故事,书中包含文化与自然的边界、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之道等深刻思考;《抓住十二只喜鹊的尾巴》是波兰文学至高奖尼刻奖获奖作品,波兰语直译自然文学典范,这本书是对鸟类的深情注视,也用全新的视角呈现鸟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密切关联。它们之所以是成功的自然文学作品,正是因为这些作者通过热爱自然,找到了通往人性的一种途径。而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也能从中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科出版中心”成立于2021年,至今已出版图书近20种,规划的产品线包括自我启发与心理励志、科学新知、历史现场与社会纪实、文化通识、创意写作等,而人文自然亦是社科中心关注的重要领域。

从气味、嗅觉进入自然

在分享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热门科学科普博主“水哥”王昱珩、知名自然博物作家欧阳婷和读者们齐聚一堂,如老友聚会般畅谈他们与自然如何结缘、自然如何疗愈心灵、人类与自然如何相处等各种话题,分享三本新书带给人们的知识与治愈力量。大家期望未来除了继续引进国外优秀自然文学作品之外,可以发现、挖掘本土自然文学优秀作品,展示我们自身深厚的自然文化,以及我们国家丰美的万物。

在《十三种闻树的方式》中,作者哈斯凯尔嗅闻一颗欧洲七叶树的种子,“如同堆肥的刺鼻气味”瞬间勾起了他儿时回忆,他想起小时候在姨妈家附近那棵巨大的欧洲七叶树下玩耍,将七叶树的种子当作“宝藏”,塞满口袋,然后放到玩具火车的储煤车厢中去。这也是作者和自然的早期“亲密接触”。

热门科学科普博主“水哥”王昱珩从《十三种闻树的方式》的阅读体会说起,向观众分享了他对气味的“敏感”。他闻到桂花的味道,会想起南方的藕做成的桂花糕,而闻到槐花的味道,他会想起北京槐花,进而唤起北京的记忆。而蜜蜂采不同的蜜,身上就会带有不同的气味。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也给予自然博物作家欧阳婷关于嗅觉的启发,包括如何运用嗅觉。她在早年观察植物时,很少使用嗅觉。这也使她在除视觉外的感官方面少了很多感受。她觉得,可以借助哈斯凯尔的书写角度,在外面观察植物的时候,也可以闻一闻、摸一摸,从香味,树皮、树叶甚至种子上的毛的触感,带来不同的感受。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也强调了各种感官“与自然结缘”的重要性。他说,我们对自然的亲近,光靠刷有关动植物的短视频是远远不够的,你刷出来的永远是视觉的感受。对自然的感受,应该是五官的、全方位的。到自然中去,你可以闻到动植物的气味,感受到流动的空气“拍打”到你身上的“爱抚的感觉”,再加上触觉、嗅觉甚至是尝尝野果、野草的味觉,带给人的精神抚慰感受是短视频永远达不到的。

张劲硕特别提及《抓住十二只喜鹊的尾巴》,作者乌宾斯基在书中写自己从小就痴迷鸟类,张劲硕也是如此。他儿时家住北京天坛公园旁边,家门口总能看到很多黄鹂鸟。“两个黄鹂鸣翠柳”,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句诗,而是一种日常生活。

欧阳婷与自然的结缘,一方面是小时候生活的影响,她那时生活在新疆天山以南的干旱荒漠地带,对自然、对绿色有一种天然的珍爱。到北京生活工作之后,她开始在城市中欣赏一棵树、一丛低矮的灌木在春天开花的过程,后来又对观鸟产生浓厚兴趣,以全新的生态学的眼光看待自然。这也激起了她的写作兴趣,期望与写出“人文自然”系列的博物学家一样,通过文字,将观察自然的种种体验分享给广大读者。

在自然里“充电吸氧”

《心向原野》的作者,博物学家理查德·梅比在书中记录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事业迎来巅峰时,突然遭到严重抑郁症的侵袭。他决定离开城市生活,搬到英国东安格利亚的乡村,住进橡木小屋,与动物为伴,在观察与探寻中开始了新的人生。广袤而灵动的原野唤醒了作家的内心,世界重新鲜活起来,他摆脱了抑郁症的困扰。

张劲硕认同《心向原野》中“自然疗愈人心”的方式。他说到自己第一次去非洲,从内罗毕飞往马赛马拉,一路上他被广袤无垠、天地相接的草原震撼,“当时真的感觉心脏跳到天边了”,而这种开阔心灵的感觉,在都市中是感受不到的。人们被圈在高楼拥挤的商业中心,办公室也是一个个隔断,成为“狭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现代动物”,极易导致抑郁情绪滋生。张劲硕发现,在他所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中,“有跑野外的,有长期跑青藏高原、跑新疆科考的”研究生,因为他们“天天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大自然里“抓动物”,心情很开放,“他们的心理都特别健康”。

欧阳婷在工作中,每当焦虑来临时,会选择在外面走一天,看小鸟停在你面前,看夏日的火烧云,寻找自己的“神迹”时刻。这样,当晚上回家,之前那种“天大一样的压力跟焦虑”没有了,她感到在自然里“充了电,也吸足了氧”,足以应对下一周繁忙的工作。

自然的治愈作用,也是现场读者特别关注的问题。活动主持嘉宾、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在回答现场读者提问时,提及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在1984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一位建筑师分析了一间医院的两个病房,一间面向绿植,一间面向高墙。每天与植物相伴的病人治愈率特别快,索要止痛片的次数也很少。

在《十三种闻树的方式》中,作者哈斯凯尔也将树木比作“安神的绿手”。在书中第二章《美洲椴》中提到,美洲椴和其他一些树木散发出的香味结合在一起,会“让整个社区沉浸在幸福之中”。而且,人们在呼吸这些芬芳气息时感受到喜悦,不仅仅因为我们从典型的城市气味的单调和不快中解脱了出来,而且还有科学依据做支撑。

引发对自然观的深刻探讨

亲近自然并不代表着逃离尘嚣,人类本身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文自然”系列的三本新书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也引发我们如何与自然相处进行深刻思考。用主持嘉宾尹传红的话来说,这些思考包括了观念的冲突、文化的碰撞和人性的拷问。

尹传红有一个微信群,是护鸟群,里面有两种对立的观点,甚至会引发激烈“冲突”,有人认为,用相机到野外拍鸟、拍植物,是对自然的打扰。但有人觉得,对鸟类和植物的观察与分享,其实是激起大家的热爱和欣赏,反而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的珍惜。

张劲硕认为,《抓住十二只喜鹊的尾巴》之所以“写得很棒”,就在于它包含了对自然观的深刻探讨。这本书出色地描绘了人类与鸟儿之间复杂的故事,物种之间有关爱,亦有伤害。人迹罕至的波兰原始森林中,留下了作者救护迁徙途中迷路野鸟的身影。但鸟类的生存,也同样因人类活动受到威胁,鸟类摄影师为拍到珍贵画面,不惜打扰甚至破坏鸟儿原本平静的生活。大规模猎杀、城市化进程、杀虫剂的使用,许多鸟类因人类的烦扰而灭绝或濒临灭绝。但也正因为人与鸟类的互动,才留下了许多具有人文价值的东西。比如这本书中涉及波兰的很多作家、诗人、翻译家、艺术家、画家,都与鸟有关联。甚至詹姆斯·邦德(007)的名字,其实都来自一个鸟类研究者。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袁琴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球最强算力!当AI走进驾驶舱... 2025年8月6日的北京,一场科技与美学的盛宴正在上演。钟楚曦的优雅、陈妍希的灵动、朱正廷的潮流与宁...
群众路线如何“常在线” 白宛松 杨文全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
最后通牒?"如何呢?... ► 文 观察者网 熊超然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对俄制裁的“最后通牒期”从50天缩短为10天,这一最后...
UI设计现在就业前景如何?看完... 最近老看到有人问:“现在学UI设计还有前途吗?”、“UI设计师是不是饱和了?” 作为一个混迹设计圈多...
原创 红... 红楼梦第六十九回,王熙凤与尤氏商议将尤二姐引荐给贾母,至此尤二姐这个偷娶的二房奶奶才算是见了天日,得...
如果你回避情绪,你必将被打扰,... 如果你回避情绪,你必将被打扰,如果你逃避情绪,你将被追上 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里包含着非常多...
原创 孤... 近些年,农村光棍的数量是越来越多,通常在一个上千人的村子里,就有七八十条光棍。这些光棍在空闲时都聚在...
新疆一景区网红桥绳索断裂,多名... 三湘都市报8月6讯(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8月6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夏塔旅游风景区内,一座吊...
民办本科普遍缺额,公办高职受青... 2025年民办本科高校招生普遍遇冷,多校陷入征集志愿与降分录取困局。以广东为例,全省23所民办本科中...
原创 杀... 武松为何不杀阳谷知县?这回我们聊聊那个没有挥刀的瞬间 武大死得不明不白,潘金莲、西门庆、王婆一锅端了...
如果三国是一场狼人杀,谁能活在... 狼人杀,大家没有玩过,也都听说过,很考验博弈。 一局游戏,十几个人围坐,白天唇枪舌剑、逻辑交锋,夜晚...
原创 蜀... 虽然小说《三国演义》是以杜撰的故事为蓝本,但是关羽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封赏的蜀汉五虎将,却深入人心。 ...
年轻人为何越来越喜欢海尔 如今年轻人买家电,路径越来越清晰:套系化、智能化、环保节能、个化性等,正成为全球年轻人的共性选择。 ...
【实务】货物“超重瞒报”的违约... Q:某货代公司与某船务公司签订了《海运出口订舱协议》,约定船务公司指定货代公司,作为其订舱及揽货代理...
具身智能行业,为何都盯上了机器... 在人形机器人还未真正成熟之前,具身智能行业都将目光瞄向了机器狗。 8月5日,宇树科技推出了全新四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