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父母:如果来儿女家养老,请接受三个条件
布衣粗食
2023-07-23 06:14:01
0

原标题:告诉父母:如果来儿女家养老,请接受三个条件

有句谚语:“当面锣,对面鼓。”

在家里,任何事情不要藏着掖着,还是早点说清楚为好。哪怕是很丑的事情,也可以说一说,避免背后胡乱猜疑,瞎说一顿。

父母老了,要依靠某个儿女,或者长住在某个儿女家,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其背后,体现了家风,也隐藏着家庭矛盾。

因此,有头脑的儿女,会在接父母到家里养老之前,说清楚条件,强化内部沟通,理顺关系。

01

谈钱:养老要花钱,但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要兄弟姐妹一起分担。

很多父母认为,哪个儿女有钱,就应该承担养老的任务,其他的儿女,逢年过节来看一看,就行了。

毫无疑问,父母的做法,有“劫贫济富”的可能。

不管哪一个小家庭,钱都是辛苦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虽然某个小家庭钱财众多,但是不能单独承担养老任务,“公道”是需要的。

要是有钱的人使劲去关照穷的兄弟姐妹,会引起家庭内部的矛盾。比方说,丈夫每个月拿钱给好吃懒做的弟弟,妻子肯定会大发雷霆;妻子拿钱给娘家的哥哥盖房子,丈夫不一定乐意。

孝顺父母是大家的事情,能出多少钱,是一回事;是否愿意出钱,是另一回事。

考虑到家庭因素,可以让穷一点的家庭,少给赡养费,但是不能“话都没有一句”。

当父母纵容某个儿女“不要赡养”时,偏心的套路,就一目了然了。

不管是分配家庭财产,还是安排儿女给赡养费,都要公平合理,齐心协力。

我的二舅妈,长期住在大儿子家,同时让小儿子、女儿每个月给五百块钱赡养费,因此她的养老问题,比较妥当地得到了解决。

当初,女儿问:“凭什么要给钱?”

二舅妈说:“分家的时候,我没有分女儿、儿子。养老也是如此。”

女儿并不是泼出去的水,要知道,自己一辈子都是父母的小棉袄,吃父母家的饭长大,兴许还是父母的帮忙,才买了房子。

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养老的费用,尽量汇聚大家的力量,就对了。哪怕父母有养老金,不要儿女给赡养费,也要说明养老金的用途,管理办法,不能是糊涂账。

02

谈情:家人要相处,但不能互相干涉,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老人少管儿孙事。

有一个演员说过:“想象和现实有很大差距,不是一码事,感情这东西是想象不出来的,一定要实践以后才知道。”

人与人走得太近了,就是一场灾难,父母和儿女也不例外。公公婆婆和儿媳、岳父母和女婿,就更要谨慎相处了。

父母很老了,需要儿女照顾,其实也是需要儿媳、女婿的照顾。兴许,还需要孙子的关照。其中的情感,很浓烈,也容易纠缠不清。

感情,不能是一碗大杂烩,要有“留白”。

说简单点,就是要制定相处的规矩,老人爱管闲事,但是要收敛,不要什么事情都看不顺眼,或者纵容某种行为,不分是非。

我的邻居小张,说起母亲,就摇头,又无可奈何。

小张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如果孙子因为做作业而受委屈,一准要引发家庭大战。小张逼着儿子把作业写完,母亲却丢出一句:“作业写不完就算了,读书不成,会赚钱就行了。”

每个人的三观不同,每一代人的机遇和教育理念不一样,如果老人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肯定会引发情感方面的矛盾。

在唐玄宗时期,对养老做出了很多的安排。“天下百姓丈夫七十五以上,妇人七十以上,宜各给一人充侍,任自拣择。”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老的规则,细化到了年龄、生活安排等。

我们要推陈出新,用规则来形成情感距离,避免交集太多,从而保持家庭的舒适度。

比方说,谁管孩子的学习,谁负责一日三餐,谁接送孩子上学......都要提前达成共识。

03

谈话:聊天不能避免,但是不能宣扬家丑,要分清家庭内部和外部,该闭嘴就闭嘴。

有一种老人,很讨嫌,他们总是认为,外人是靠谱的,自己的家人都在伤害人。

把外人当兄弟姐妹,把家人当仇人。这样的做法,令人心寒。

老人在小区里,一次次揭露儿媳的丑闻,儿子的野蛮,孙子的学习情况,让年轻人非常愤怒。

还有一些老人,长期吃老大家的饭,还说老二家的某顿饭味道相当好。这样的说法,会让老大心寒。

一部分老人,看到儿子和儿媳吵吵闹闹,就鼓励儿子离婚,再找一个温柔娴淑的。好像自己的儿子很了不起,满大街的女人,都在排队等候进家门。

虽然住在一个屋檐下,但是要分得清,两代人各自管什么,和周围的邻居如何相处,什么是值得点赞的,什么是要隐瞒的。

管不住嘴的老人,住在谁家,谁家就鸡飞狗跳。学会闭嘴,是一辈子的功课。

04

从前,曾子和父亲一起除草,不小心把瓜苗弄断了。

父亲打了曾子。曾子却忍住痛,向父亲赔罪。

孔子知道这件事之后,认为曾子是一个不孝顺的人。

子曰:“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

应该帮助父母做一个讲道理、守规矩的人,而不是纵容他们胡作非为,暴力待人。

因此,父母来家里养老时,既要以礼相待,还得讲条件,立规矩,避免乱套。

最后,也希望父母们,理解儿女的难处,顺应时代,转变养老的观念。

丑话说在前,父安子心宽。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好电影多了,为何电影宣发还越来... “今年暑期档影片整体质量不错,但宣发方面缺少亮点。” 近日,一位从事电影宣发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这样感...
用牛黄解毒片降火治便秘,六旬女...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罗敏)很多人家中常备“降火良药”牛黄解毒片,...
2000万+经营主体!从这些故...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全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2000.19万户,较2024年末净增...
2025国际乒联第37周排名 ... 北京时间9月9日,国际乒联正式公布了2025年第37周的世界排名。在这份最新榜单中,中国乒乓球队继续...
原创 金... 据路透社报道,即将在9月举行的一场美日联合演习中,美军将“暂时性”地把“堤丰”陆基中导系统部署到日本...
官方通报“多个月水费都是49.... 近日,江西上饶市龙潭新苑小区有业主倪先生反映称,小区水费存在明显异常现象,多个月份的水费金额精确到分...
原创 交... 中方这次带着订单去,不就是明白告诉他吗。主动权不在美国手上了。想让中国买,就得收起加税那套。更别提用...
“瑜伽服中爱马仕”Lulule... 被称为“瑜伽服中爱马仕”的Lululemon遇到了增长瓶颈。 公司9月4日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业绩...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创10...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创下10个月新高。 9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一度升至7.1220,...
黄河“第二刷”已开始!为何今年... 昨天(8日),2025年黄河汛期调水调沙作业正式启动,这也是黄河今年第二次进行调水调沙。位于河南的小...
黄河“第二刷”已开始!为何今年... 8日,2025年黄河汛期调水调沙作业正式启动,这也是黄河今年第二次进行调水调沙。位于河南的小浪底水利...
印度网友疑惑:如果中国真的实现... 最近看到有印度网友在外网问答网站Quora上发问: 如果中国真的实现了载人登月,其他国家还有追赶的机...
爱看头评 | 2天涨粉逾5万,... 正值各大高校入学季,融合“INFP人格”“拒绝内卷”等热梗的招生帖刷屏社交平台,“人大刚子”的小红书...
中央定调后,青岛都市圈“动真格... 城市发展,抱团竞争时代来了。 近日,青岛市党政考察团赴潍坊调研,双方举行加快推进青潍同城化发展合作座...
习近平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 9月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新华...
OPEC+增产力度正在减弱,油... 汇通财经APP讯——过去五个交易日,美原油(WTI)震荡下行,累计跌幅超过5%,周一盘中反弹逾2%,...
原创 鄱... 鄱阳湖变“大草原”了!又没有水了,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未来真的要消失吗?这样下去似乎不是办法一样,为什么...
规模化蛋鸡养殖场为何要用胆汁酸... 对规模化蛋鸡养殖场而言,经营的核心从来不是 “赚快钱”,而是系统稳定性、成本可控性和长期竞争力。当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