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一种有趣的现象,有的俗语,前半句是相同的,不仅意思相同,连字都相同,但是,后半句字不同,意思截然相反。
“床靠两面墙”这话后面搭配的俗语,就是这样的句子。
实际上,这是两句不同的俗语,一句是“床靠两面墙,不富也安康”,另一句则是“床靠两面墙,家人遭病殃”。
为什么床靠着两面墙摆放,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说法呢?这得从现在和过去不同的床说起。
现在的床称为高低床,即床的一头是有背靠,为高的一头,称为床头,且是固定不变的,另一头则是平的,为低的一头,称为床尾,也是因定不变的。一般来说床头靠一面墙,整个床只有床头靠着一面墙。
因此,现在的这种高低床(俗称新式床),只靠着一面墙。而现这种高低床在农村占主导地位,多数六十岁以下的人都换成了这种床。只有部分高龄老人喜欢用老式床。
我国传统床,也称老式床,从床的样式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样式。
一种是平头床。所谓平头床,就是床的四周没有安装任何架子,床的四面高低一样,是平的,所以称为平头床。这种床不像现在的高低床,现在的高低床有床头和床尾的区别,且是固定的。
平头床没有床头和床尾的区别,只有摆放好以后,才分床头和床尾。如果两人或多人一起睡,包括兄弟同床、姐妹同床、夫妻同床等,一人睡一头,那么床头和床尾对两人或多人来说,是相对而言的,一个人的床头,是另一个人的床尾,反之亦然。
过去农村,这种同床睡觉,一人睡一头方式很普遍,哪怕是夫妻同床也是如此,带小孩子阶段更是如此。
这种床一般靠房间的角落安放,也就是床的一头靠着一面墙,床的一边也靠着一面墙,如此,这类床就靠着两面墙。
另一种是架子床。架子床又分为简易的架子床和复杂的架子床。
简易的架子床,床的两端和一面有栏杆(有的没有),四个角有立柱,上面搭建了一个顶棚。
复杂的架子床,通常称为雕花床,有简单一点的雕花床,也有复杂一点的周花床,还有很豪华的雕花床。这种雕花床就像是浓缩的房屋,因此,民间又将这种雕花床称为“房中房”。
架子床的床头和床尾区别,与平头床一样,这里就不多说了。
简易的架子床的摆放,一般与平头床是一样的,也是靠两面墙摆放。复杂的架子床,其本身就像一个小房间一样,睡在里面感觉有墙壁的依靠,再加上体积比较大,往往只靠一面墙。
可或者床的一头靠床,或者床的里靠墙,主要看床的样式。比如说,有的架子床的一头没有雕花,那么这头就靠墙,有的架子床后面没有雕花,那么后面就靠墙。
还有的架子床四面都雕花,那么床就摆在房间的中间,四面都不靠墙。
这主要是为了欣赏床上的雕花,也是为了便于擦拭。这种雕花床所上的漆为土漆。上了土漆的家具有一个特点,越擦拭越亮,如果长久不擦拭,就不会发亮。
通过上面对传统床的介绍,我们对以上所说的两句意思截然相反俗语,就好理解了。
一、床靠两面墙,不富也安康
这句话所说的,是指平头床和简易的架子床。这种床通常为普通人家,甚至是比较贫穷的人家才使用。
这些人家的家里没有经济实力做复杂的架子床,按照旧时门当户对的婚嫁习俗,一般所娶媳妇的嫁妆也做不起这种床。
这种床靠两面墙有以下优点。
一是夫妻带小孩子的时候,把小孩子靠墙的一边,也就是床的里面,这样小孩子就不会从床上摔下来。
二是冬季两墙的角落处便于藏风。床的这种摆放,比放在房间其他地方要暖和一些。在旧时农村保暖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这种摆族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
三是便于挂蚊帐。把床摆放在房间墙角处,在挂蚊帐时,所挂的四个点,三个点可以挂在墙壁上(钉钉子),另外一个点,只要竖一根竹竿或木棍就可以。
四是给人安全感。床告两面墙,给人有依靠的感觉,使人的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
正是由于有以上四个方面的优点,对于普通人家或者贫穷人家来说,致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的想法是,不求生富贵,但愿人平安。
而这样的家庭,人的身体健非常重要,只有家人都健康,才有让家庭富裕起来的希望,这就是俗语所说的“不富也安康”。
二、床靠两面墙,家人遭病殃
复杂的架子床,也就是那种象房屋一样的雕花床,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具有藏风的作用,如果把这种床摆放在房间的角落里,虽然便加藏风,但通风透气就很差了,反而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这就是俗语所说的“家人遭病殃”的意思。
另外,虽然卧室是个人的私密空间,但免不了有相对亲密的人来访,如果将精美的雕花床放在两墙之间的角落里,就等于把好东西藏起来。
在旧时农村,这种床只有家庭殷实或者很富裕的人家才有,而这种人家一般爱面子,喜显摆,体现自家的实力。
因此,以这种方式摆床,也是他们不愿意的。
现在有人在解读这句俗语时,因对老式床及旧时社会的不了解,认为俗语中的“两床”,分别指“有窗户的墙”和“靠近厕所的墙”。
从传统民间建筑结构和床的摆放习惯来说,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可能的。一是“有窗户的墙”是摆不下床的,也是不可能摆床的,二是传统民居中,尤其是正屋,房屋内是没有厕所的,一般另外建厕所,或者放在厢房的角落里。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说法是一种基于现代民居的说法,用来解释古代俗语,对俗语的原意来说,也就不准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