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王先生知道:不听信陌生人的投资荐股信息,不下载非官方APP,就不会被骗走200万。
假如林女士知道:不听信陌生人赚钱谎言、不登录陌生网址,就能保住174万。
王先生、林女士的遭遇已成事实
无法再谈“假如”
可假如你遇到了会怎样?
是听信陌生人的“承诺”,压上全部积蓄
还是抵住诱惑,将风险拒之门外?
不管你怎么选
小编得先把这个事给你捋明白
一切皆因“引流”
一条短信、一句留言、一部短视频
诈骗分子会潜伏在你的微信、抖音、
快手、微博、小红书、咸鱼等账号互动区
根据你的需求,量身提供“情绪价值”
目标只有一个
将你引至虚假网站或非官方APP
脱离官方平台监管
这个过程就是“引流”
也是电诈犯罪第一步
对方有什么魔力,会让事主深信不疑
来吧!解惑开始
“引流”的外衣
当前,较为常见的“引流”方式主要包括
网络虚假购物、网络账号留言、
理财荐股科普、
发短信或打电话谎称服务到期
网络虚假购物
典型案例
网络账号留言
诈骗分子会潜伏在各类网络平台关注你的喜好并在私信或互动区留言,专聊你感兴趣的、爱听的,待关系熟络后便发来“退伍军人求真爱”“内部渠道保你富”“低投高收助翻盘”等虚假承诺直击你的内心,并逐步引导你下载或点击多个非官方平台,一旦听信就会掉入骗子精心设下的陷阱。
典型案例
理财荐股科普
诈骗分子会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专家荐股短视频或公众号文章,有的还会开通线上培训讲座博取信任,再将事主引至仿冒的虚假网站。该“引流”方式,事主会主动联系对方请教炒股事宜,当登录对方提供的网站链接后,开始会先予小利让事主成功提现,事主见有盈利便会主动加大投资,有的诈骗分子见到大笔投资后会立即消失;有的则以各种理由告知无法提现,诱导继续投资直至事主发现被骗。
典型案例
张先生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某博主分享的炒股成功经验文章,便留言请求对方予以指导。对方让张先生下载了名为“企安信”的聊天软件,并将张先生拉进投资群,群内要求其下载名为“大成基金”软件,群内一男子称已与大成基金洽谈成功,可给张先生预支2万元体验金,所用盈利归张先生。随后张先生便在对方的指导下炒股,每次盈利达10%以上,但好景不长,群内消息称炒股信息泄密不得继续操作,需将2万元体验金收回,盈利的933元归张先生。几天后,群内消息称可继续操作一个月,但这次只能由本人出资。张先生急于赚钱,便多次提出申请,向对方账户转账近百万,就在这时张先生却接到了反诈中心的电话,告知其被骗的消息。
发短信或打电话谎称服务到期
诈骗分子通过外地手机号或网络虚拟号发送虚假快递投送短信,内含取件码、手机号码或网站链接,当事主无法取到快递时,便主动联系短信预留手机号或点击链接。这时诈骗分子会告知事主开通了“抖音百万保障”或“购买某某保险”已到期,不关闭就扣费等虚假消息,指导事主操作手机下载登录对方提供的APP或网址链接。有的还会直接打电话告知事主,进而完成“引流”。
典型案例
王女士接到一条快递短信,告知其有快递已到驿站,并附有取件码和预留电话。王女士因不会使用取件码便直接拨通了预留电话,对方告知其购买的百万保障已到期,如不取消将每月扣费。王女士一听慌了神,便要求对方帮助解除,而对方以其银行账户过多为由索要了银行卡号及登录密码,并要求王女士通过网络链接下载名为“办事通”的app,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随后王女士手机陆续收到多条验证码及转账短信,王女士一查账户发现52万元莫名消失,方知被骗。
“引流”招数,可以破解
不管诈骗分子“引流”手段多高超,无非是抓住了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弱点,只要我们牢记以下原则,便可有效识诈防骗:
1
不透露
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
2
不轻信
3
不点击
陌生人提供的网络链接、非官方APP。
4
不慌张
接自称公检法电话,告知涉案要求配合调查的,要保持理性,及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5
多警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所有轻松赚钱、低投入高回报的邀约都是诈骗;凡是提及资金验证、安全账户或线下上门取现金、黄金的都是诈骗。
最后提示一点:老年人对各类电诈犯罪知之甚少,属于易受骗群体,作为子女务必做到多关注、常提醒,要定期向老人讲述涉电诈犯罪的技术手段和注意事项,做到不光自己不被骗,家人朋友也不被骗,共同守护好家庭财产安全。
还
记
得
吗
小时候父母的敦敦教诲
“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
“不要跟陌生人走”
怎么长大了 就忘记了呢
来源:北京刑侦、平安北京朝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