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最强“后援团”为何成阿拉斯加“局外人”?
创始人
2025-08-16 19:02:27
0

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讨论结束俄乌冲突。美俄两国选择在这里会面,讨论乌克兰的未来与欧洲的安全,显得格外耐人寻味。因为在过去两年里对俄乌冲突最热心表态、最积极加码制裁、最频繁送武器的欧盟,此刻却连谈判桌的边都挨不上。这一切,折射出欧洲被边缘化的现实。

“普特会”登场 欧洲只能干着急?

当地时间13日,德法英等欧洲国家、北约、欧盟以及乌克兰领导人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视频会议。会议结束后,与会者普遍表达了乐观看法。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在社交媒体分享了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参加会议的图片并发文说,欧盟决心与美国紧密团结合作,结束俄乌冲突并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科斯塔写道,实现停火仍然是当务之急——这是与乌克兰进行有意义谈判的必要一步。

△德国总理默茨与乌克兰总理泽连斯基13日出席会议

德国总理默茨则发布了一张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共同参会的图片。默茨在推文中写道,德国与盟友在包括停火是任何谈判的必要前提、谈判必须带来稳固持久的和平并提供安全保障等优先事项上保持团结和高度一致。

△法国总统马克龙社交媒体账号截图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通话后发表声明称,特朗普了解欧洲的立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认同欧洲的立场”。这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和德国总理默茨的乐观言论相呼应。

对于欧洲的此番外交操作,俄罗斯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俄罗斯外交部信息与出版司副司长法捷耶夫在13日表示,欧洲寻求的磋商在政治和实践上都无关紧要。他强调,俄方将关注欧洲国家在即将举行的峰会上的表现,并希望欧洲不要采取任何阻碍峰会举行和达成建设性协议的举措。

俄罗斯外交部信息与出版司副司长 法捷耶夫:俄方认为欧洲人苦苦请求的这些磋商,在政治上和实际上都微不足道。欧洲人在口头上支持美俄为解决乌克兰冲突所作的外交努力,但事实上,欧盟却在暗中阻挠。欧洲支持寻求和平解决途径的虚伪言辞,不过是又一次企图拖延解决进程的手段。

△《政治报》欧洲版文章标题截图

《政治报》欧洲版文章的标题展示了立场。这篇名为《欧盟领导人与特朗普就乌克兰问题通话后,听起来很乐观 但他们可能要大吃一惊了》的报道说,俄美领导人在阿拉斯加真正会面时,事态极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折。

报道援引一位熟悉13日会议人士的警告说,尽管“总体而言,气氛积极”,但“特朗普一如既往地谈论了很多他将要做的事情,但没有人知道他到底要做什么。”

文章指出,从欧盟成员国承受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北约成员国同意将国防支出逐步增至GDP的5%以及乌克兰签署“美乌矿产协议”,欧洲人已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以争取华盛顿的支持。

冲在最前的啦啦队 站在最远的场外

△德国基尔研究所文章截图

欧盟一直是俄乌冲突中的重要角色。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8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至2025年6月,欧洲已通过军工产业合同向乌克兰提供至少351亿欧元的军事援助,高出美国44亿欧元,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对乌克兰军事支持最大来源。在2025年5至6月,欧洲以每月105亿欧元的高额援助维持对乌克兰的强力支持,其中约46亿欧元是通过武器采购合同,直接注入欧洲和乌克兰国防产业。

如果把欧盟比作冲在最前线的啦啦队,这个比喻确实一点不过分:欧洲买单、打气、持续加压。但当真正的战略对话展开时,他们却连场边的贵宾席都没有,即便付出了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依旧无法获得俄乌冲突谈判桌上的一席之地。

这不仅是能力的问题,更是话语权的象征。欧洲的援助多集中在购买美制装备或补给乌克兰,缺少自主战略筹码,也没有形成能够左右谈判进程的政治自主能力。面对美俄主导的高层外交舞台,欧洲的声音显得既热情又无力。

欧洲被踢出局:一杯自己酿的苦酒

在巴黎高等商学院欧盟法教授阿莱曼诺看来,美俄的阿拉斯加会谈清楚地表明欧洲正被边缘化。

阿莱曼诺说,当前欧洲领导人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如果他们对乌克兰表现出过多的承诺,最终可能会孤立无援;但如果他们放手,乌克兰将得到一份非常糟糕的协议。欧洲接受妥协是为了从美国那里获得安全保障。对于数百万欧洲人来说,这是极其棘手和令人沮丧的,他们希望看到欧洲领导人发出更大的声音,而不是再次接受更多的强迫、更多的恐吓和对美国政府的更多屈服,因为这次谈判可能会从根本上重塑欧洲安全。

巴黎高等商学院欧盟法教授 阿莱曼诺:这对数以百万计的欧洲人来说,不仅极难接受,而且令人沮丧。他们希望看到欧洲领导人能发出更响亮的声音,而不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再次接受更多的强加、更多的威吓、更多对美国政府的屈从。因为此刻的谈判,很可能从根本上重塑欧洲安全格局,却几乎没有欧洲的实质性参与。

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专家雅各布·柯克加德认为,当前局面的背后,是欧洲正为其国防实力薄弱付出代价。在他看来,这种无力不仅体现在无法独立保卫自己,也体现在难以为乌克兰提供充分支持,在缺乏实际实力的情况下,欧洲自然不会被邀请参与关键会议。

柯克加德同时强调,如果特朗普与普京达成协议,任何损害欧洲安全利益的安排都会冲击北约,而美国作为北约的核心安全支柱,与俄罗斯这一直接军事对手签署有利于俄方的协议,“那北约就等于被判死刑,被埋葬,一切结束。”

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专家 雅各布·柯克加德:如果作为北约当前主要安全提供者的美国,与作为北约直接现实军事威胁的俄罗斯签署了一份在军事上明显有利于俄方的协议,那么北约就失去了意义,等同于死亡、结束、被埋葬了。而这正是欧洲的问题所在,欧洲根本无法独立有效地威慑俄罗斯,而此刻我们显然没有这样的军事能力。

△当地时间7月2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贸易条约

有欧洲媒体注意到,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特朗普政府,欧洲今年已经经历了屈辱时刻。7月2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代表欧洲,签下了一份明显不平等的贸易协议。法国总理贝鲁的感叹犹在耳边,一个由自由人民组成的联盟,本应团结守护价值观与利益,却选择了屈服。

如今,屈辱时刻悄然临近:如果美俄在阿拉斯加达成交易,欧洲甚至没有资格坐在谈判桌前,乌克兰则可能被直接摆上餐盘,任人切割。

欧盟或许习惯了在议会大厅里用决议和声明为自己鼓掌。但在莫斯科的眼里,它是敌对阵营的一部分,在华盛顿的盘算中,它只是执行计划的助手。现实是残酷的:不论你付出多少军援、冻结多少资产、承受多少能源危机的代价,没有筹码,就没有位置。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阿拉斯加更不相信没有实力的呼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姑... 姑娘,你这是何苦呢,勒那么紧,是不是呼吸不顺畅,哈哈。 一看就是飘柔用多了 不愧是泌尿外科,就是...
原创 宁... 相比美国、印度、苏联、越南等曾经在中国面前遭遇重创的国家,菲律宾的态度则显得特别挑衅,而中国对此的应...
会里会外|全国首个“首发经济指... 人民网记者 朱虹 10月13日,全国首个聚焦首发经济发展的量化评估指标——“首发经济指数”在四川成都...
美军F35锁定加拉加斯,中俄暗... 加勒比海的波涛汹涌,带着硝烟的味道冲击着委内瑞拉的海岸线。美军的“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领衔的舰队,已...
原创 篮... 当年篮协也对前山西外援马库斯-威廉姆斯违反禁药规定做出禁赛处罚,时间是六个月,原因也跟吉伦沃特差不多...
市场情绪逆转,美为何迅速软化对... 经济学家平均预计,美国今年第四季度经通胀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同比增长1.7%,远高于7月份调查中1...
一根骨折后愈合的人类大腿骨为何... 10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迎来建院118周年,科技创新成果接连亮相,与此同时,一场...
这一活动为何深受年轻人青睐? 近日,由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联合同程旅行、海南航空共同打造的“周末游飞海口”主题活动圆满结束。...
政治僵局会如何拖累法国经济 新华社记者崔可欣 法国总统马克龙去年6月解散国民议会后,法国政治僵局反复,财政政策受阻,2026年预...
裴凌霄:范仲淹那跨越千年的名句... 十一期间,看完了央视的《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关于范仲淹的那期节目。今天又重温视频片段,我心里仍久久...
丈夫中千万大奖巨额打赏女主播,... 近日,山东德州的苑女士向 @小莉帮忙 反映,去年底她的丈夫花42元买彩票,中奖1000余万,税后81...
微观粒子为何都在不停地自旋?不... 来自:宇宙怪谈 在微观世界,微观粒子宛如一群不知疲倦的舞者,永不停歇地进行着自旋运动。 但是,微观粒...
暴跌后暴涨!加密货币后市如何表... 加密货币再现过山车行情。 上周五(10月10日),比特币一度跌幅接近15%,以太坊、XRP(瑞波币)...
原创 竟... 在历史的长河中,南唐名臣韩熙载的形象总是与“放浪不羁”紧密相连。史书寥寥几笔,记载了他宴饮无度、行为...
探秘航天育种基地:“太空蔬菜”... 【环球时报赴陕西特派记者 张旺】编者的话:近日,《环球时报》记者与来自俄罗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
原创 卖... 钱塘大学已经开建,钟睒睒的办学路径能否走得通? 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在年初许下的“400亿元创办大学...
危机来了如何应对?到2025安...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危险,前方有落石,不要过去!”这是灾害信息员劝阻村民成功避险的一幕!危机面前...
原创 小... 新能源车面临的质疑声音其实不小,甚至越来越大,相关厂商要有心理预期,一旦有事,要有超快的高质量的反应...
工信部征集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 ... 制造业企业融资支持又有新动作。日前,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征集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的通知》(下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