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在交流群里的酒后真言,道出了无数教师的心声:“今年学校推送的镇优秀教师名单公示出来了,真是感觉,肉食者谋之。”
这是多少一线教师不敢直言的心声?
优秀教师:几位高级老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一位副校长、一位中层领导。看似完美的名单背后,是年复一年的“轮流坐庄”,是那些早已获得各种荣誉的高级职称者们,仍在与年轻人争夺那有限的认可。
何为“优秀教育工作者”?难道教师不属于教育工作者?这个略显拗口的称号,莫非是专为那些已经脱离教学一线的领导们特设的“专属通道”?
那位副校长,早已评上高级职称,却依然在优秀教师的赛道上与年轻教师同场竞技——如果这还能称为“竞技”的话。毕竟,规则制定者往往也是游戏的最大受益者。
轮来轮去都是那些人,也总有人轮不上。这句话道破了多少学校的现状?荣誉成了可预测的循环,优秀成了可计算的轮值。
而这份“镇优秀”的荣誉,最终体现为:一张奖状+2000元奖金。难怪那位老师最后只能“也就呵呵了”。
这不是对获奖者个人的质疑,而是对评价机制公平性的拷问。当荣誉成为少数人的“循环福利”,当年轻教师的付出难以被看见,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次评优的公正,更是整个教师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教育的希望在于年轻人,而年轻教师的成长需要认可和鼓励。当所有机会都被既得利益者垄断,当所有荣誉都向上聚集而非按劳分配,我们正在无声地扼杀教育的未来。
或许该是时候打破这个循环了?让荣誉真正属于那些在最前线奋斗的人,让评优不再成为“肉食者谋之”的游戏。
荣誉不应是少数人专属,奖金也不是唯一激励。教师渴望的是被看见、被认可,是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酒醒之后,群里的消息会被淹没,但这个问题不应随之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