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7日晚,第81届威尼斯电影节落下帷幕,中国演员辛芷蕾凭借电影《日掛中天》中的出色表现,一举夺得最佳女演员奖。
据悉,评委会的投票结果呈现压倒性优势,而此前海外媒体也对她的表现普遍看好,这个奖项可谓实至名归。
至此,辛芷蕾成为继张曼玉、巩俐、萧芳芳、叶德娴、咏梅之后,第六位夺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法国戛纳、意大利威尼斯、德国柏林,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影后桂冠的中国女演员,正式跻身华语电影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
奖项揭晓后,粉丝们欢欣鼓舞,纷纷开始为辛芷蕾“抬咖”。
网络上涌现出“飞升851”的说法(指85后一线女演员),认为她已然超越杨幂、刘诗诗、赵丽颖等同辈演员,在电影领域的成就无人能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获奖前不久,辛芷蕾还与刘亦菲、杨幂、倪妮等十位女演员共同登上《VOGUE》创刊20周年群像封面。原本在合影中位置靠边的她,凭借这一重量级奖项,瞬间成为其中奖项含金量最高的代表,似乎将其她女演员远远甩在身后。
然而,小编认为现在断言辛芷蕾已经“飞升851”还为时过早。
首先,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获奖作品多为文艺片,受众相对有限。《日掛中天》在一些已观看全片的业内人士看来,完成度并不算高,剧情也属平庸,全靠辛芷蕾的演技支撑整部影片。
更重要的是,该片题材敏感,能否在内地上映仍是未知数。即便得以公映,票房前景也不容乐观。加之题材限制,辛芷蕾在国内各大电影节上再度封后的可能性不大。这意味着大部分观众只能听到她获奖的消息,却很难真正欣赏到她的获奖表演。
回顾2019年,咏梅凭借《地久天长》获得柏林电影节影后,该片在内地取得了四千多万元的票房成绩,咏梅还一举夺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值得注意的是,咏梅获奖后依然多以配角身份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在艺术表达上几乎未能突破之前的成就。
更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夏雨。
17岁的夏雨拿下了威尼斯影帝,成为当时唯一个获得这个奖的华人演员,还同时拥有金马和金鸡奖。如今却总是在电视电影中被演一些很小的角色。
影帝影后的名头,一般在有一定年纪和履历的时候对演员加持最大,年轻的拿奖只会伴随大众对演员以后作品的各种争议贬低对未来的预期,还会被嘲一句伤仲永。
奖项的光环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他们的发展,相比而言,辛芷蕾面临的处境更为复杂。
要真正实现“851”飞升,不能仅靠一部获奖电影,而是需要大量的作品积累。
以周冬雨为例,在《少年的你》横扫各大奖项之前,她就已经拥有《七月与安生》、《喜欢你》等多部代表作,是华语小妞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
而让巩俐、张曼玉们,被影迷捧上殿堂的,也肯定不只是让她们夺奖的《秋菊打官司》《阮玲玉》而已。
而被部分粉丝轻视的杨幂、刘诗诗、赵丽颖等人,虽然艺术成就乏善可陈,但却拥有众多国民度极高的影视作品,这些角色知名度远非一两个国际影后头衔所能比拟。
不客气的说,哪怕再拍一次《乔妍的心事》,辛芷蕾遇上赵丽颖,依然只能是二番。这跟奖项无关,市场说了算。
反观辛芷蕾,她深耕影视圈多年,也出演了不少女主角,但火到街知巷闻的,仍只有《如懿传》中的嘉贵妃。
坦白说,辛芷蕾的外貌和个性在国内影视圈非常稀缺,演技也在线,但缺乏能够充分展现其优势的作品,幕后团队未能百分之百挖掘她的特色。
观众对辛芷蕾的了解,包括所谓的“进取心”和“把欲望写在脸上”,更多来自于采访内容而非角色塑造,这确实是她的硬伤。
更令人担忧的是,辛芷蕾目前的营销方向似乎出现了偏差。不知是粉丝为偶像获奖而过度兴奋,还是团队策划有意为之,甚至可能是竞争对手的故意炒作,“脚踩851”的话题无疑是在为辛芷蕾树敌。
各种营销号将她描述成碾压杨幂、赵丽颖的胜利者,甚至将周迅、章子怡、汤唯等前辈拿出来作比较。
比如《日掛中天》原本这个角色本来找了周迅,但她团队推掉了,就开始攻击她没眼光,甚至重提两人都演了的《如懿传》。
事实上,此类角色对现阶段的周迅来说,的确缺乏吸引力。而且,哪怕是周迅演了这个角色,也不一定能得这个影后,毕竟对于评委来说,辛芷蕾更有新鲜感。但是,这并不是能被拿来踩一捧一的理论依据。
有成绩固然值得宣传,但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的方式,实在败坏好感。
一开始就成了众矢之的,绝对是一招臭棋。
此时此刻,辛芷蕾和她的团队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认真挑选剧本,继续打磨演技。获奖之后,资源与资本自然会蜂拥而至,但这也是最容易迷失方向的时候。
福祸相依并非玩笑话,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荣誉之后走得更远。威尼斯影后是终点,更是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