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充电宝风波后的港股征程:优等生安克创新为何也要“补血”?
创始人
2025-11-15 15:00:59

文 | 刘意默

又一家A股科技公司谋求赴港二次上市。

11月11日晚间,安克创新公告称,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安克创新成立于2011年,2020年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截至11月14日收盘,安克创新的股价报收107.7元/股,总市值为577.4亿元。

2024年年报显示,安克创新是一家智能硬件科技企业,并正在向“多品类全球化智能硬件科技企业”转型升级,主要业务包括智能用电、智能家居自动化和智能影音三个产业方向。

2025年以来,伴随关税贸易波动和充电宝召回的事件风波,安克创新的股价出现波动,同时财报也显示安克创新正面临现金流压力。

在此背景下,港股上市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安克创新的资金压力甚至帮助安克创新再上一个台阶?

赴港上市,既是解近渴,又是谋远虑

谋划赴港上市,对安克创新来说首先解决的就是现金流的燃眉之急。

今年年中发生的充电宝风波,对安克创新来说是一场大考。

6月,因核心电芯供应商在未告知的情况下,私自变更了电芯内部的隔膜原材料,导致安克创新部分批次充电宝存在过热甚至自燃的风险,安克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大规模召回。

这场风波中,虽然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是罗马仕,但以充电储能作为核心业务的安克创新也受到了冲击,安克创新为此预估了1.3亿元的产品质量保证负债。据市场媒体报道,今年6月以来,安克创新国内外已经累计公告召回235.2万个充电宝。若全部按照全额退款处理,或导致最低4.32亿元,最高5.57亿元的经济损失。

叠加关税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传导到财务数据上,则是半年报上收入占比过半的充电储能类产品毛利率下降了2.37个百分点。

同时,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由流入转流出,2025年中报,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1.32亿元,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尽管流出减少,但净流出仍达8.65亿元,而2024年同期则为净流入16.51亿元,下降达到152.38%。

安克创新表示,经营现金流的大幅净流出,一方面是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备货,存货激增,另外是支付职工的现金较上年同期显著增长。

三季报显示,三季度末,公司的存货激增至61.47亿元,同比增长50%,较年初增长90.1%,大量资金沉淀在库存中。安克创新资金周转压力开始凸显。

缓解现金流的压力,这只是一个短期的暂时性的原因,从更长远来看,安克创新寻求再次上市融资的原因,或许在于品类扩张的野望。

在此前媒体的采访中,当被问及“长期来看,安克的目标是什么”时,安克创新的董事长阳萌的回答是:“我们希望成为像宝洁、德州仪器那样,能在几十个品类持续成功的公司。”

这也是目前安克创新正在做的事,安克创新曾一度将产品线扩展至27个品类。现在,安克创新的战略焦点已明确转向技术壁垒更高、投入更大的储能与机器人赛道。

这种转向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如阳台光伏储能系统Solix在欧洲市场初战告捷,2024年创造30.2亿元营收,机器人业务也规划出从“二维”(扫地机器人等)到三维交互型(如人形机器人)三个阶段,并在今年开始大规模招聘。

品类扩张的另一面,就是更高的成本投入,财报显示,研发费用从2022年的9.7亿元增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9.46亿元,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8.77%,研发费用率也从6.8%提升至9.26%。

除了研发费用,对优秀人才的投入也是占比很大的成本,据2024年财报,安克员工总数5034人,研发人员就占了一半以上,有2672人。同时,去年安克给2000人发了8亿奖金,年薪超过百万的员工有数百人。

而且即使这样,创始人阳萌还觉得不够,在一次采访中他说:“我们在内部也经常讲,安克现在是一家二流公司,因为劳动者和股东的分配比例只有20%,而华为、苹果都在30%以上。只有让劳动者分到更多,才能持续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创造者。”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但同时也必然伴随资金压力,想要持续提升技术能力,不仅需要坚定的投入决心,也需要可持续的资金支持,这构成了安克谋求赴港上市的深层原因。

那么,安克的港股之路会顺利吗?支撑其上市的支柱,以及上市之后的挑战有哪些?

财报的AB面:安克港股上市的支撑与挑战

作为已经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香港上市对安克创新来说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港股上市不仅可以为安克提供高效便利的融资渠道,同时监管部门对已经在A股上市的企业有更快的审核速度,比如对于市值超百亿的A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承诺30天内完成审核。

而且今年已经有不少企业已经走通了这条路。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今年以来已有16家A股企业在港股上市,其中10家首日股价上涨,整体表现相对稳健,所以“A+H”可以说是一个已经被证明可行的路径。

虽然上市港股在手续上很便利,但只有好看的增长曲线和发展潜力,才是安克创新冲击港股的最大底气。

2025年三季报显示,安克创新前三季度营收210.19亿元,同比增长27.79%;归母净利润19.33亿元,同比增幅达31.34%。即使只看第三季度,安克创新的数据也很亮眼,营收81.52亿元,同比增长19.88%,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长27.76%。

可以说,从营收数据上很难看出安克创新今年经受了关税扰动和充电宝风波两轮冲击。这也是安克创新的股价能在六月以后持续回升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血条厚”,更有韧性。

以充电宝事件为例,市场监管总局9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充电宝召回事件中,安克创新在国内累计召回56.5万件(占召回总量的78.7%),完成消费者退款8566.4万元,远高于罗马仕的16.7万件(占召回总量的34.1%),退款金额2283.7万元。

从实际结果看,退款两千多万的罗马仕受影响较大,而退款金额是罗马仕四倍的安克创新,营收和利润还在高速增长。关键就在于,安克创新的营收早已不再单纯依赖充电宝业务。

安克创新创始人阳萌曾表示,早在去年充电宝业务的收入占比就已经不到12%。所以,充电宝风波虽然在短期内对安克创新的现金流造成了不小影响,并导致了库存周转问题,但长期来看是可以修复的。

安克创新真正的隐忧,不在于表面短期的财务波动,而在于水下难以窥见的领域。

首先就是品类扩展这条路,不那么好走。

想成为宝洁和德州仪器的安克创新,曾一度将品类扩展至27个,但是阳萌很快就发现多品类战略出了问题,又迅速砍掉10个,机器人业务也曾换过两次负责人,前小鹏汽车自动驾驶AI负责人刘兰个川曾入职安克创新后不到半年就加盟英伟达,前小米智驾量产负责人刘方曾负责的具身机器人团队也已解散,机器人业务直到今年三月才又重新开启。

数据也显示,被归类为“智能创新类”的业务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32.63%的高点回落至2025年上半年的25.27%。新业务进展不顺说明,在更具技术复杂性的领域,安克创新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虽然今年的充电宝风波没有把安克创新打入谷底,但背后显示出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即安克创新“研发+品牌”的轻资产模式需要在供应链管理上补课。轻资产模式当然不是安克的原罪,但安克创新需要思考的是,能否建立一套可信赖的质量管理体系,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的概率,以保护好品牌信誉,因为对安克创新来说,品牌信誉的修复远比财务数据的恢复更为漫长和艰难。

最后,就是安克创新与亚马逊平台的深度捆绑。作为一家海外收入为主的公司,在早期发展阶段,安克创新通过深耕亚马逊平台实现了快速增长,吃到了红利,直到2025年上半年,亚马逊平台仍贡献了64.29亿元收入,约为安克创新近半营收。

但到现在,这种“专一”可能会因为平台政策、佣金调整等因素面对更多不确定性,所以渠道建设也是安克创新可能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从财报数据来看,虽然面对短期问题,但并非不能修复,多品类扩张的背景下,选择“A+H”上市进行融资的策略也是合理之举,但单纯的补血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进入科技创新和品类拓展的深水区,安克创新的前路仍然很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3... 在11月14日,神舟二十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经过200多天的太空飞行后,顺利搭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
原创 充... 文 | 刘意默 又一家A股科技公司谋求赴港二次上市。 11月11日晚间,安克创新公告称,为进一步推进...
畅销20年,刘瑜推荐 | 一套... 《海蒂和爷爷》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阶段都是天生的“苏格拉底”,好奇心驱使着孩子不断发问:我从哪里来?石...
原创 俄... 这几个小岛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成为了俄罗斯和日本之间几十年未能解决的难题。俄罗斯曾多次表示愿意归还这些...
原创 孟... 最近,有关福建舰即将“量产”姊妹舰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意味着中国的004型航母将继续采用常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