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王晓峰:如何让中国的非遗更好被世界看见?
创始人
2025-06-14 21:03:45
0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如何让中国的非遗更好被世界看见?

作者 王晓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不仅是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更是华夏文明绵延不绝的根脉所在。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随着社交网络、短视频和直播行业迅猛发展,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需要以“善假于物”的思维,向数字媒体传播借力,促进非遗的代代守护、薪火相传,让中国的非遗更好被世界看见。

数字技术成为非遗传播的核心动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蓝皮书2024》显示,非遗保护事业得到全社会热切关注和广泛参与。各地积极开展“非遗+互联网”的融合,通过线上直播展演、短视频、电商消费等多种方式,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拉近与民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距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得到进一步彰显。

数字技术成为非遗传播的核心动力。特效动画、AI工具、跨界演绎、IP融入等创新手法,为古老的非遗穿上新“外衣”;AR、CG等数字技术进一步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非遗传播不断“破圈”,通过跨界融合实现保护传承方式创新,“非遗+文创”“非遗+科技”等多种“非遗+”模式,推动非遗传播活力上升。

短视频平台成为非遗传播的重要阵地。不少相关平台在非遗内容传播、非遗产品销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流量扶持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和特征。如“非遗合伙人”计划、新市井匠人扶持计划等项目,都是各网络平台专门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手艺人们推出的公益扶持项目,通过课程培训、流量扶持等全面帮助传承人成长。过去一年,有平台新增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超2亿条,同比增长31%,“00后”非遗视频创作者数量增长95%。

各大网络平台重点发力的直播电商业务,也成为拓展非遗产品销售新路径的有力推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可与消费者直接连接,及时接受受众的需求与意见反馈,过去分散和碎片化的非遗商品,可以更广泛、更精准地触达消费者。有平台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供培训,帮助其学习开店及运营方法,解决产品销售难,实现了非遗数字化传播、产品技艺创新性传承,非遗相关产品的年成交额破千亿元人民币。

这其中,非遗老字号成为国潮传播的生力军。不少老字号企业一改往日单一陈旧的营销模式,运用线下展会、线上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创新性地进行市场化营销推广,自建直播团队,开发小程序商城,探索社群营销,有效提升了老字号的传播活力。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线上的非遗内容,走进线下的非遗店铺,体验非遗活动,非遗成为各地吸引游客的新亮点。

2024年11月15日,在浙江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服装市场直播电商基地,主播忙带货、工作人员忙出货,宋锦、香云纱等非遗类国风服饰面料热销。中新社记者 项菁 摄

鼓励更多青年人加入非遗传播

在现代社会发展浪潮中,非遗面临诸多挑战,一些传统技艺后继乏人,部分项目有失传危险。在此背景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发起“青年非遗视频创作哺育行动”。

青年群体是非遗保护传承的核心力量,也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视频是非遗最生动、直观、有力的传播方式,能跨越时空,将非遗魅力以鲜活画面和动人故事展现给世界。

“青年非遗视频创作哺育行动”旨在为青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视频创作人构建交流平台,为项目提供展示传播窗口。

这次行动旨在坚守一个目标,即帮助扶持青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视频创作人成长;抓住一个热点,就是抓住短视频网络传播风口;解决一个痛点,即解决传承人不擅长创作视频和利用网络技术,以及优秀视频创作人缺乏非遗资源和渠道的问题;建立一个机制,即建立传承人与视频创作人“双向、常态、多元”的交流、培训、互动及合作机制;培育一个生态,即培育形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视频创作者+平台+协会+社会”的五位一体视频创作生态体系。此外,还将建立激励机制,对优秀作品、创作者和传承人给予奖励。

2025年6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举行“非遗正青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多台机器狗、人形机器人现场表演舞狮、竹马等,通过传统非遗的“青春化表达”,为民众呈现创新融合的文化体验。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非遗在文明互鉴中更易共情共鸣

近年来,以李子柒为代表的一批短视频创造者,凭借“老技艺+新表达”的创新实践持续推动传统文化“破圈”,在海外也获得极大关注。

当前,“全球化”“多极化”和“逆全球化”交织,文明的交流互鉴更显现实意义。从生活中而来的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易引发共情共鸣,构筑和谐。海外社交平台目前有不少关于中国非遗的热门短视频,各国网民在评论区更多表达的是认同和欣赏,这是文化吸引力的体现。

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最早一批缔约国之一,拥有深厚丰富的非遗资源。截至目前,中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还创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为世界非遗保护贡献了“中国经验”。

千百年来,透过非遗的接续传承,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改变,这一共通性让我们能预见文明交流互鉴和建设包容开放世界的光明前景。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5年4月24日,来自巴西、俄罗斯、捷克等国的摄影师走进湖南省临湘市十三村酱文化博览园。图为临湘花鼓戏表演者与外国摄影师互动。 中新社发 杨世豪 摄

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言犹在耳。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当下,惟有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各民族文化,从不同文明中汲取养分,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方能实现全人类文明的多元繁荣。(完)

受访者简介:

王晓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曾任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长期从事旅游和文化工作,曾主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井冈山市委、井冈山市政府、井冈山管理局、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徐志辉:血压高为何会 “引爆”... 【查找证书】 “血压高了十几年,一直没当回事,怎么突然就脑出血了?” 在医院神经科病房,常有患者家属...
原创 哈... 本周中旬,以色列代表团将前往开罗,开始一场关于“结束加沙战争”的谈判。乍看之下,这似乎是近18个月来...
原创 “... 在8月19日的凌晨,菲律宾的“马德雷山号”军舰释放了两艘小艇试图接近中国海警船时,中方迅速作出反应,...
原创 南... 南齐(479年~502年),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由萧道成所创建,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萧...
原创 朱... 朱元璋发明的酷刑,可能是历史上最恐怖的刑罚之一,令人不寒而栗。其设计简直匪夷所思,看似仅用几张纸,却...
原创 面... 在2000年左右,长城已成为了中国文化深处的一部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提到长城,心中便会涌现出“...
美国为何如此急于“混改”英特尔... 文 | 锦缎 近期,当美国政府掏出真金白银入股英特尔的消息传开时,这家昔日半导体巨头的股价一口气飙...
原创 女... 女排世锦赛小组赛,如果说中国队第一场输掉一局,与李盈莹高意表现欠佳有关的话,那么战哥伦比亚丢掉第二局...
原创 电... 民国初年的一个夜晚,德祥大戏院后台弥漫着油彩与汗水混合的气息。五庆班班主侯喜亭焦急地踱步,名角金啸天...
他们为何跑上农业机器人赛道 农业机器人是农机装备的高级形态,走进普通农户需要相当长时间。智慧农业不是人与机器的博弈,而是彼此之间...
俄外长:普京不会仅仅为了合影而... 俄外长:普京不会仅仅为了合影而举行会晤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当地时间8月24日说,所谓俄罗斯与乌克兰...
艰难时刻,“最抒情”新四军歌曲... □ 本报记者 顾星欣 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回峰山脚下,有“苏南小延安”之称的红色李巷,依偎于青山绿水之...
原创 帮... 帮女儿带孩子,最终会怎样?姥姥的真心话,让人心疼又清醒…… 我今年六十,这几年,女儿忙不过来的时候,...
如何拒绝一百万美元的诱惑? 2006年8月22日,西班牙马德里,国际数学家大会现场。4000多名数学家齐聚一堂,等待着菲尔兹奖的...
零售改革成效如何?对公业务下一...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零售业务已度过最艰难的‘灰暗时期’,正处于爬...
秋季养生,如何润燥护肺? 中新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 上官云)日前,处暑节气到来。从处暑到白露,再到秋分,天气逐渐转凉,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