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坐滩”军舰补给中断,菲方威胁中国:如果死亡一人就是战争行为
创始人
2025-08-26 12:22:02
0

在8月19日的凌晨,菲律宾的“马德雷山号”军舰释放了两艘小艇试图接近中国海警船时,中方迅速作出反应,出动了11艘刚性冲锋艇,每艘艇上都装备了机枪,并与其他舰艇一起形成了海上的立体防御阵型,成功围住了菲律宾的小艇。这一场面表面看似突然,但背后却是一次早已埋伏已久的较量。

那么,为什么菲律宾会选择在这个时刻进行如此挑衅的行为?他们的战略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考量?又是什么让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强硬反应?要弄明白这些问题,数据无疑能提供很大帮助。

这次事件中,中国海警派出了11艘冲锋艇、5艘海警船和9艘民兵船,总共动用了25艘舰艇。除此之外,空中力量也同步介入,一架新型“旋戈-36”无人侦察机和一架直-8舰载直升机为这场对峙提供了空中监视和支援。与此对比,菲律宾方面则仅仅依靠那艘已经停滞在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军舰。该舰自1999年坐滩以来,已经在礁石上停了26年。当时它的吃水深度为2.1米,而如今船体持续沉降,主甲板已经没入水下1.5米。2025年5月的卫星影像显示,这艘军舰上层建筑的40%已经被海水浸泡,剩下的只有约10平方米的轮机舱,勉强容得下7名驻守的士兵。更让人震惊的是,自今年5月20日之后,这艘军舰已经长达94天没有补给。按常规情况来看,每次补给能维持至少一个月的物资,但从6月底开始,船上的人员便开始节衣缩食,到7月份进入半饥饿状态,八月时,恐怕连基本的饮食保障都难以维持。

面对如此悬殊的劣势,菲律宾为何会选择此时采取如此冒险的挑衅举动?为解答这一疑问,我们需要关注菲律宾国内的政治局势。近期,菲律宾的政坛局势风起云涌,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政府的权力博弈已经上升为家族对决。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制造外部危机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手段。而菲律宾的战略判断似乎出现了误差。原本计划于2024年完成的“环岛雷达链”项目,由于预算短缺,仅完成了37%;其海岸警卫队的主力舰“特蕾莎·马格巴努亚号”,因发动机故障,已经瘫痪了97天。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希望通过南海问题获取国内的政治资本,既能打压政敌,也希望借此争取美国的更多支持。面对这一系列内外困境,菲律宾是否正在利用制造外部冲突来转移国内注意力?历史告诉我们,民族主义情绪的激发往往能暂时掩盖国内矛盾,但这种做法是否能够真正奏效,还是最终会引火烧身?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美国的角色。根据五角大楼的数据,菲律宾67%的高级将领曾在美国军校接受训练,而马科斯政府今年已接收了美国2.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难道这意味着菲律宾已经成为美国在南海的代理人?美国是否正在背后推波助澜,却不愿亲自出面?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仁爱礁的对峙不仅仅是一次海上争端,它反映了当今国际政治中大国博弈的复杂性。在应对此次事件时,中国展现了三个显著特点:执法的专业性与克制性,维权手段的多样性与有效性,以及战略耐心的持久性。这些特点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战略定力。

从国际法的角度,中国在仁爱礁及其周边海域的主权和海洋权益有着坚实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中国通过《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恢复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菲律宾的“马德雷山号”不仅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还对仁爱礁周围的海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监测数据显示,这艘军舰持续泄漏的柴油油污,使周边珊瑚的覆盖率暴跌了60.3%,油污扩散至半径700米的海域,对当地海洋生态构成了巨大威胁。中国自然资源部2024年7月发布的报告详细列举了“马德雷山号”对仁爱礁生态环境的破坏,指出该舰的停驻使得周围的珊瑚面积显著下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损害。

而菲律宾在仁爱礁的挑衅行为,背后无疑有着域外势力的影子。新华社发布的“南海真相”系列报告揭露了域外势力插手南海事务的真实情况。报告指出,域外势力在“印太地区”发起的大国竞争中,将南海问题视为遏制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故而不断煽动菲律宾等国对中国发起挑衅,推动南海局势升级。

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劳纳上将在8月22日公开声明,称菲士兵将保持“最大限度忍耐”,但如果中方的行动导致一名士兵死亡,那么菲方将会触发总统马科斯所划定的“红线”。然而,当西方媒体追问他是否意味着菲律宾军方会先开火时,布劳纳的表情瞬间变得复杂,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最终只是匆匆离去,留下一个模糊的答复:“菲律宾士兵会在仁爱礁保持最大克制。”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实力固然是关键,但道义和法律同样重要。中国在仁爱礁问题上的应对方式,既展现了必需的强硬,又避免了落入“霸权”话语的陷阱,这种战略平衡值得深思。

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菲律宾无论如何也无法与中国抗衡。从补给、兵力投送到情报支持等各方面,中国都占据着压倒性优势。如果菲律宾选择动用武力对抗中国,那无疑是自取灭亡的行为。中国完全有能力清除“马德雷山号”,甚至对菲律宾沿海的军事设施进行压制性打击。菲律宾显然明白这一点,尽管他们心中清楚,中国的善意和克制是有限的!回顾去年的仁爱礁事件,菲律宾带着武器的士兵没有一人敢开枪,他们被中国海警全员制伏,其中一名士兵的手指甚至被夹断。

仁爱礁对峙所引发的一个深远问题是: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将如何得以维护?美国在南海的策略一贯是煽动冲突,却始终保持距离。华盛顿乐于看到菲律宾在前线冲锋,通过制造“可控的冲突”来消耗并牵制中国。在这种背景下,地区国家需要认识到:没有外部力量能够改变南海地区的实际力量对比。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争端,才是符合所有地区国家共同利益的正确之路。

中国在仁爱礁的执法行动不会停止,反而会更加常态化、专业化、精准化。中方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海空监控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能够有效应对任何挑衅行为。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提到:“不攻击侵略者就能赢得战争。”对菲律宾而言,挑衅中国的代价正在逐渐显现。中国海警已部署至离菲律宾海岸不到30海里的地方,直接面对他们最大的停船区——马尼拉湾。菲律宾海警的船只几乎不敢出海,他们的旗舰“特蕾莎号”也几乎没有再接近九段线。

纵观历史,领土争端往往是最难以解决的矛盾之一。然而,历史也证明,单纯的武力冲突很难根本解决问题,反而可能留下深远的历史创伤。仁爱礁事件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在国际争端中,既需要有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和能力,也需要有通过对话解决争议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圳2人台风天爬山各罚5000... “深圳2人台风天爬山各罚5000元”,全国首张自然灾害综合法规罚单开出,这张罚单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
市场震荡分化,创新药概念股为何... 在前一日续创年内新高后,8月26日早盘,A股指数震荡分化,临近午间收盘再度翻红,部分创新药概念股逆市...
原创 美... 虽然美国中期选举还有一年多的时间,然而两大主要政党——共和党和民主党——已经开始积极筹划各自的选举策...
徐志辉:血压高为何会 “引爆”... 【查找证书】 “血压高了十几年,一直没当回事,怎么突然就脑出血了?” 在医院神经科病房,常有患者家属...
原创 哈... 本周中旬,以色列代表团将前往开罗,开始一场关于“结束加沙战争”的谈判。乍看之下,这似乎是近18个月来...
原创 “... 在8月19日的凌晨,菲律宾的“马德雷山号”军舰释放了两艘小艇试图接近中国海警船时,中方迅速作出反应,...
原创 南... 南齐(479年~502年),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由萧道成所创建,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萧...
原创 朱... 朱元璋发明的酷刑,可能是历史上最恐怖的刑罚之一,令人不寒而栗。其设计简直匪夷所思,看似仅用几张纸,却...
原创 面... 在2000年左右,长城已成为了中国文化深处的一部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提到长城,心中便会涌现出“...
美国为何如此急于“混改”英特尔... 文 | 锦缎 近期,当美国政府掏出真金白银入股英特尔的消息传开时,这家昔日半导体巨头的股价一口气飙...
原创 女... 女排世锦赛小组赛,如果说中国队第一场输掉一局,与李盈莹高意表现欠佳有关的话,那么战哥伦比亚丢掉第二局...
原创 电... 民国初年的一个夜晚,德祥大戏院后台弥漫着油彩与汗水混合的气息。五庆班班主侯喜亭焦急地踱步,名角金啸天...
他们为何跑上农业机器人赛道 农业机器人是农机装备的高级形态,走进普通农户需要相当长时间。智慧农业不是人与机器的博弈,而是彼此之间...
俄外长:普京不会仅仅为了合影而... 俄外长:普京不会仅仅为了合影而举行会晤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当地时间8月24日说,所谓俄罗斯与乌克兰...
艰难时刻,“最抒情”新四军歌曲... □ 本报记者 顾星欣 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回峰山脚下,有“苏南小延安”之称的红色李巷,依偎于青山绿水之...
原创 帮... 帮女儿带孩子,最终会怎样?姥姥的真心话,让人心疼又清醒…… 我今年六十,这几年,女儿忙不过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