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银行的股东,你要吗?
7月,广东两家银行的股权拍卖耐人寻味。华兴银行9000万股股权以评估价七折起拍,广发银行1900万股记名股票则因无人问津流拍。
广东两起本地银行股权拍卖事件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当前中小银行的困境。
折价拍卖、1元起拍、多次流拍……中小银行的股权不再是香饽饽了。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在7月份,广东地区中小银行已有167起股权拍卖事件,其中大部分围观次数为0,且最终流拍。
公开数据也显示,正在进行的114场银行股权拍卖中,仅有7场拍卖有竞拍者报名,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场为4人,其余107场拍卖均显示“0人报名”。
一边是上市银行股的炙手可热,一边是中小银行的冷热不均。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的背景下,中小银行业面临着“躺赚”神话的消解与价值重估的阵痛。
股权拍卖的冰与火
中小银行股权也成为“烫手山芋”。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的大额股权在司法拍卖平台挂牌转让。
从平台披露的信息可知,广东华兴银行的 9000 万股股权将于8月28日进入公开拍卖流程,评估价为1.71亿元,起拍价则定为1.197亿元,相较于评估价,起拍价相当于打了七折。
广东华兴银行这笔股权的持有者为第二大股东 —— 上海升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升龙投资集团”)。广东华兴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升龙投资集团持股总数约为10亿股,占比12.50%。升龙投资集团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此次股权处置属于司法强制执行范畴。
华兴银行之外,今年已有多家中小银行的股权在司法拍卖平台挂牌转让,其中不少打折出售仍难逃流拍结局。
7月22日,广发银行1900万股记名股票在阿里拍卖平台上被拍卖,起拍价1.71亿元,因无人出价,本场拍卖流拍。该股权持有人是厦门恒星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恒星汇”),公司已破产。
此前,厦门恒星汇持有的另一笔240万股广发银行的记名股票,已经流拍。该笔股权评估价为2160万元,起拍价只有677.83万元。因这笔股权已历经9次上架和流拍,每次上架的起拍价都较前一次打折扣。
广发银行第三笔股权进入变卖程序。这笔387.91万股的股权为广州市豪煌贸易持有,评估价为2560.22万元,当前价为1433.72万元,只有评估价2560.22万元的56%。这笔股权此前也经历了两次流拍。
在拍卖遇冷后,不少银行股权选择折价 “甩卖”。
廊坊银行1.67亿股股权以评估价八折拍卖,因无人出价而流拍,再度以约4.13亿元的“地板价”进行二拍;山东寿光农商银行1765.24万股股权起拍价较评估价打八折;河南登封农商银行5000万股股权起拍价较评估价约打八折……被拍卖的银行股权大多是各地的中小银行,尤其是农商行,多数为自然人持有。
中小银行股权拍卖市场供给量仍将很大。“即将开始”的拍卖,仍有不少中小银行股权等待入场,但报名人数寥寥。如清新农商银行营业部的8.53万股,即将开始拍卖,目前仍0人报名。
不少银行股权拍卖获得了上千次围观,但仍然无人出价。
甚至有中小银行的股权起拍价被设置为1元左右,以此吸引竞拍者注意,但仍面临0人报名的尴尬。
在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面临无人问津的另一面,今年以来上市银行股价一路高歌猛进,股价连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上市银行股权拍卖非常火爆。上月,由北京鑫创联咨询有限公司持有的北京银行117.96万股股票,在经历4次延时和31次竞拍后,以高于市场价近100万元的价格成交。
谈及中小银行股权拍卖冷热不均的原因,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分析认为,上市银行多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或头部城商行,资产规模大、业务多元化程度高,抗风险能力较强,在经济波动中更易获得投资者信任。加之其资本补充渠道通畅、盈利稳定性相对突出,股价就相对更易上涨。
与之相对,“中小银行普遍股权结构较分散,部分股东资质不优甚至关联交易不规范等情况时有发生,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其价值,导致股权吸引力不足。”王蓬博认为,中小银行普遍规模较小,主要服务区域经济,业务结构单一,受当地产业周期和区域经济波动影响更大,部分机构还面临不良贷款率高、资本充足率不足、盈利空间收窄等问题。
顶压前行的中小银行
在中国的金融版图上,超过4000家中小银行如同遍布的细小血管,它们不仅为地方经济输送着养分,也成为了连接普通民众与金融市场的桥梁。
早些年,民营股东大举入局银行。如今,受近年来市场趋于理性、监管趋严和个别银行增长空间有限、股东自身资金承压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民营股东主动或被动地减持、清仓中小银行股权。
中小银行股票拍卖遇冷,折射出的是行业的发展问题亟待解决——治理存在缺陷、盈利能力较差、风险管控不健全等。
“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数字金融崛起以及大行业务下沉加剧,中小银行的传统经营优势正持续受到挤压。”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曾撰文表示。
曾刚分析,自2017年起,国有大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密集成立,低利率普惠贷款快速下沉至县域乃至乡镇市场,对扎根当地的中小银行形成强烈冲击。中小银行被动跟随市场降息,致使净息差快速收窄且降幅高于大型银行。
为此,当前中小银行直面盈利能力承压、资产质量波动和资本补充需求加大等多重挑战。
在盈利承压方面,王蓬博认为,受净息差较低等因素影响,银行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而中小银行由于自身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依赖度较高等,面临的经营压力更大。
在资产质量方面,王蓬博认为,一些中小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下滑、不良贷款率上升的情况,也让投资者对持有其股权信心不足。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同样认为,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遇冷的原因在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仍未出尽,资产质量有一定的风险,公司治理方面有待完善等,导致投资者对部分中小银行发展不看好。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对3936家银行进行评级并指出,大型银行评级结果较好,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一定风险。
王蓬博补充,今年以来,央企、国企加速清理金融机构股权,旨在聚焦主责主业,导致金融机构的股权交易市场存在一定的供过于求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被拍卖的中小银行股权相对分散,话语权不足的前提下,对一些投资者的吸引力不足。”
分析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认为中小银行股权不受追捧。王蓬博认为,具体还是要看经营业绩和买家需求,一些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业绩表现出色的中小银行还是会受欢迎。
“后续情况会有所改善。”娄飞鹏如是表示。
破除“规模至上”提升吸引力
曾刚表示,过去几年,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思路日渐清晰,“兼并重组、减量提质”成为主要模式,城商行方面以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为主;农商银行方面主要是在省联社改革过程中进行整合;村镇银行方面,主要是推动主发起行并购,或引入新的股东,在缩减数量的同时,增加资本实力,优化股权结构,提升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娄飞鹏认为,“减量提质”有助于整合机构优势,增强中小银行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也有助于银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中小银行需要从完善公司治理,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自身优势开展差异化经营以提高经营业绩,强化风险管理以提高经营稳定性等方面多做工作,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
息差承压,是当前所有银行都面对的困境,但中小银行首当其冲。
多数专家认为,银行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不追求简单的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既要保持存款业务稳定增长,更要将负债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尤其是中小银行,要加快转变经营理念,克服路径依赖,不可盲目追求存款规模扩张,而是要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压降负债成本,努力保持发展的稳健性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曾刚表示,中小银行需破除“规模至上”思维,转向强调质量优先和资本节约型发展:
一方面,通过多渠道补充资本、合理控制风险加权资产增速,强化资本效能;
另一方面,坚持差异化竞争,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小微企业服务等领域精耕细作,实现均衡稳健发展。
具体针对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遇冷而言,王蓬博表示,银行自身要明确差异化定位,深耕细分市场,优化治理并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提升竞争力。
在政策层面,王蓬博表示,需完善股权流转机制,搭建交易平台增强透明度,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改革,推动合并重组扩大规模,以此提升股权吸引力。
南方+记者 黎华联
数据收集:实习生 陈楚恒
【作者】 黎华联
289财经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