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庭
最近,美国和印度的关系颇受关注,两国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虽然印度是我们的老朋友,但美国与印度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从8月1日开始,印度将支付25%的关税,外加罚金。”7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在“真实社交”平台上向印度发出威胁。
印度很生气,也很憋屈。8月4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针对印度的指责显失公允,印度将如所有主要经济体一样,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与经济安全”。
特朗普为何突然拿印度开刀?美国单方面挑起关税战,究竟要将世界引向何方?
(一)
近年来,美印关系不断走近。
印度是美国实施“印太战略”的关键一环。通过美印“2+2”对话机制、美印日三边峰会及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等机制,美国加速实施印太战略,印度则借机谋求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重拾其在世界秩序中所谓“应有的地位”。
然而,印度还是低估了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执念,频频被特朗普羞辱和威胁。特朗普除了一再强调在制止印巴冲突上的“功劳”,还向全世界“透露”当时有5架战机被打下来了。这与印度官方发布的信息“严重不符”,引发印度反对党领袖的质问。
当然,更严重的分歧是在贸易领域。
特朗普抱怨称,“我们(美国)与印度之间贸易逆差巨大”。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美印货物贸易规模约为1288亿美元,其中印度对美贸易顺差为458亿美元。
特朗普批评印度是“死亡经济体”,关税税率太高,非关税壁垒“繁重和讨厌”,尤其在关键的农产品市场上,比如小麦、玉米、稻米和转基因大豆,印度死活不肯开放。
特朗普指责印度“不仅购买了大量俄罗斯石油,而且还将其中大部分石油在公开市场上售卖,以谋取暴利”,所以将“大幅”提高对印度输美商品的关税。
抱怨、嘲讽、挑刺、指责、威胁……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关税先生”特朗普露出了唯利是图的狰狞面目。
(二)
印度人的怒火,正在熊熊燃烧。
印度外交部发表强硬声明,批评美国的指责“毫无正当性且不合理”。另有两名匿名的印度高级官员表态称,印度政府政策没有变,俄罗斯石油,印度照买不误。
在印度看来,愤怒也确实有理由。
印度认为,之所以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是因为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传统的供应线被转移到了欧洲,当时美国积极鼓励印度进行此类进口,以增强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性。简言之,印度进口俄石油是迫不得已,也得到了美国支持,现在却成了被美国针对的理由。
与此同时,印度批评“那些批评印度的国家,自己却沉迷与俄罗斯做生意”,而且,买的还不是国家刚需的产品。通过列举数据,印度指出,欧盟与俄罗斯的贸易,不仅涉及能源,还包括化肥、矿产、化学品、钢铁以及机械和运输设备,并远超印度与俄罗斯的贸易总额;美国则是持续从俄罗斯进口核工业、电动汽车工业所需的部分原料以及化肥和化学品等。借用中国一句古语,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印度还有一点不满:为何包括土耳其在内的许多其他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没有面临类似的处罚?按照外界的说法,俄罗斯石油最主要的三个买家是中国、印度、土耳其。实际上,7月14日,特朗普就曾威胁过俄罗斯以及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如果俄乌50天内达不成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二级关税’”。
如今,特朗普拿印度开刀,不排除为了敲山震虎,进一步展示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
(三)
“美国优先”之下,特朗普翻脸比翻书还快,印度着实被上了生动一课。
一方面,为了美国自身利益,其他国家利益都可能被无视甚至牺牲。不管是“老朋友”印度,还是欧盟、日本、韩国等传统盟友,只要特朗普认定“贸易失衡了,美国吃亏了”,就会挥舞关税大棒,根本不会因为“朋友”“盟友”关系就把枪口抬高一寸。
另一方面,特朗普攻势如虹,基本没有国家从美国占得便宜。这场关税战,特朗普极尽威胁讹诈之能事,在与各个经济体的单独谈判中,态度强硬,迫使对方作出让步。即便最后达成的关税税率低于最初设定的,但附加了投资美国或从美国进口的非关税条件。
像印度,当初为了在与美国谈判中获取利益,不惜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输印钢铁产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结果“投名状”没起到什么作用,来自美国的铁拳该来还是来了。
这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妥协退让换不来平等谈判和相互尊重;二是牺牲第三国利益也挡不住美国的关税大棒。美国单方面挑起关税战,相当于同全世界“开战”,只有利益、没有朋友,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国际社会应当认清美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本质,加强团结协作,发出有力声音,坚决抵制美国将自身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共同维护各国发展权利。
上一篇:小程序游戏为何让人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