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近日曝光的“安克雷奇机密文件泄露事件”,再次将特朗普政府的安全管理漏洞推向舆论风口。在美俄元首会晤的敏感时刻,国务院标识的机密文件竟被遗留在酒店公共打印机上,内容涵盖会晤细节、官员联络方式乃至赠礼安排,其荒诞程度令人咋舌。尽管白宫轻描淡写地将文件称为“午餐菜单”,但事件暴露的绝不仅是低级失误,而是美国国家安全体系日益松懈的治理能力与责任意识的全面溃败。
“粗心无能”已成常态?
此次泄露的八页文件中,从联合军事基地的会议室名称到官员手机号,再到为俄方人员标注的发音指南(如“POO-tihn”),无一不显示其敏感性。更讽刺的是,文件甚至详细记录了因故取消的午宴菜单——绿蔬沙拉、比目鱼配牛排的“机密内容”,堪称“舌尖上的国家安全事故”。加州大学法学教授迈克尔斯的批评一针见血:这绝非技术性疏漏,而是政府“粗心无能”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这已是特朗普政府短期内第三次因安全管理漏洞登上头条。此前,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在追捕嫌犯时误将无关人员拉入执法群聊;国家安全官员更荒唐地将记者拉入讨论也门军事打击的机密群组。此类事件频发,暴露出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保密流程形同虚设,二是官员责任意识淡漠。当国家安全沦为“走过场”的儿戏,所谓“世界头号强国”的治理信誉何在?
外交机密“裸奔”,谁之过?
值得玩味的是,文件泄露地点——距会晤地点仅20分钟车程的库克船长酒店,恰是许多美方人员的下榻之处。如此重要的外交活动,竟无人对文件打印、传输、销毁环节进行监督,甚至任由其在公共区域滞留数小时。若文件落入别有用心的第三方之手,后果不堪设想。白宫副新闻秘书安娜·凯利试图以“菜单论”搪塞,却难掩国务院至今未正面回应的尴尬。这种“鸵鸟式”危机公关,只会进一步削弱公众对政府执行力的信任。
更令人担忧的是,此次事件发生在美俄关系微妙的背景下。文件提及特朗普计划向普京赠送“白头鹰桌饰雕像”,座位图详细标注双方高官位置,这些细节本应严格保密,如今却因低级失误成为公开谈资。这不仅损害美国外交信誉,更可能影响双方互信。俄罗斯方面若借机质疑美方专业度,甚至调整谈判策略,美国将陷入被动。
国家安全不能靠“运气”
美国国家安全体系的漏洞已非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征兆。从“邮件门”到“棱镜门”,从ICE群聊乌龙到此次文件泄露,每一次事故都在透支其国际形象。若特朗普政府继续以“小事化了”的态度应对,而非彻查整改,类似事件必将重演。
国家安全无小事,保密责任重于山。美国政府若连最基本的文件管理都漏洞百出,又如何让民众相信其能应对网络攻击、反恐行动等复杂挑战?或许正如网友调侃:“下次机密文件可能出现在外卖袋里。”但笑话背后,是一个超级大国难以忽视的治理危机。
□ 洪鹏 本网北京8月17日电
责任编辑:童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