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不用核武器,中国多长时间能打败日本?张召忠的回答振奋人心
创始人
2025-08-17 12:22:06
0

“日本这个国家就是这样,你不给它一点教训,它就不会记住。”

这句话是张召忠多年前在一档访谈节目中的发言。如果这话出自其他人之口,或许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但当这句话从“局座”张召忠的嘴里说出来时,其背后的意义却引人深思。

中日两国之间的历史纠葛可谓深重而复杂,但现如今的日本似乎“好了伤疤忘了痛”,不时对中国进行挑衅。对于这种局势,许多人不禁问道:如果中日发生战争,而不使用核武器的话,我们需要多久才能打败日本呢?张召忠给出的答案,让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

张召忠到底是怎样的一位人物?对于一些人来说,张召忠或许仅仅是个退休的老人,有些人甚至可能会对他的一些言论产生质疑:“一个退休老人能说什么?他的观点能有多大的参考价值?”然而,张召忠的身份远远不止如此。他不仅曾是国防科技大学的副主任,还是博士生导师,拥有海军少将的军衔。凭借着这些资历,张召忠常常出现在央视的军事节目中,并用平实易懂的语言讲解复杂的军事问题,偶尔发表出人意料的言论,逐渐在公众中积累了相当的知名度,并被网友戏称为“战略忽悠局局长”。

张召忠最著名的“忽悠”言论之一便是:“潜艇会被海带缠住”,他还曾言辞激烈地表示“激光可以治理雾霾”。这些言论在当时显得十分荒诞不经,但最终却一一应验,成为了现实。正是凭借着这一系列的精准预测,张召忠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评估F-22战机未来发展时,张召忠曾多次指出中国没有能力研发下一代战机,而将焦点集中在歼-10的改进上。这些话让美国误判了形势,以为F-22足够先进,于是决定关闭其生产线。结果没过多久,中国的歼-20战机便横空出世,其性能远远超越F-22,让美国感到非常懊悔。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张召忠曾大胆预言,美国介入伊拉克将陷入泥潭,陷入长时间的消耗战。虽然在当时几乎没人相信这一预测,但几年后,事实证明张召忠的话并非空穴来风——美国虽然在战场上占据优势,但高昂的军事开支、惨重的伤亡和士气低落,最终让美国陷入了巨大的困境。更有趣的是,张召忠还曾预测未来美国的共和党会东山再起,特朗普将再次执政,这些预测如今也都成真了。

因此,当张召忠谈及中日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时,他所说的话自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那么,如果中日爆发战争,且不使用核武器,中国需要多久才能取得胜利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日本的现有军事力量。据报道,日本自卫队的陆上力量有着14万人的庞大规模,这个数字虽然看似不多,但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许多国家的军队规模。除了人力资源外,日本还装备了大量先进的军事装备,如火力强大、防护能力极强的坦克,这些坦克适用于复杂的地形作战。与此同时,射程远、精度高的火炮和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的直升机也极大增强了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作战能力。

日本海上自卫队同样不容小觑。其拥有超过100艘舰艇及4.5万名海军官兵,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海上作战力量。特别是日本的出云级“准航母”,通过改装后具备了搭载F-35B战斗机的能力,这使得日本海上自卫队具备了更强的远洋作战和制空能力。而日本航空自卫队也不容忽视,其装备有147架F-35隐形战斗机,具备强大的制空能力,使得日本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影响力不容小觑。

尽管日本在军事上拥有一定优势,但张召忠却预测,中国如果不动用核武器的话,最多4小时便可彻底打败日本。这一预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经过了综合分析的结果。首先,日本的地理位置劣势是关键因素。日本的国土狭小,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一旦遭受打击,便很难有效地进行兵力调动和物资补给,更无法建立起多层次的防御体系。其次,四面环海的地理特征虽为日本提供了一定的天然屏障,但在面临来自海空的立体打击时,其防御难度骤增,几乎无处可逃。

与此同时,中国拥有着数量众多、射程广泛的导弹系统,能够在第一波打击中摧毁日本的雷达站、指挥中心、机场和军港等重要军事设施。这样强大的火力压制力,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摧毁日本的指挥体系,使其战斗力大幅削弱。而美国等日本的盟友,依照美国的决策程序,一旦日本请求援助,美国需要经历一定的讨论和决策时间,这个过程至少需要4小时,这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时间窗口。

综合这些因素,张召忠得出结论:如果中日爆发战争,中国在不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有可能在短短4小时内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个结论无疑让许多人感到振奋,但这仍然是一个军事推演结论。实际上,中国一直秉持和平发展道路,始终认为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端才是最理想的方式,战争永远不是首选解决方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姑... 姑娘,你这是何苦呢,勒那么紧,是不是呼吸不顺畅,哈哈。 一看就是飘柔用多了 不愧是泌尿外科,就是...
原创 宁... 相比美国、印度、苏联、越南等曾经在中国面前遭遇重创的国家,菲律宾的态度则显得特别挑衅,而中国对此的应...
会里会外|全国首个“首发经济指... 人民网记者 朱虹 10月13日,全国首个聚焦首发经济发展的量化评估指标——“首发经济指数”在四川成都...
美军F35锁定加拉加斯,中俄暗... 加勒比海的波涛汹涌,带着硝烟的味道冲击着委内瑞拉的海岸线。美军的“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领衔的舰队,已...
原创 篮... 当年篮协也对前山西外援马库斯-威廉姆斯违反禁药规定做出禁赛处罚,时间是六个月,原因也跟吉伦沃特差不多...
市场情绪逆转,美为何迅速软化对... 经济学家平均预计,美国今年第四季度经通胀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同比增长1.7%,远高于7月份调查中1...
一根骨折后愈合的人类大腿骨为何... 10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迎来建院118周年,科技创新成果接连亮相,与此同时,一场...
这一活动为何深受年轻人青睐? 近日,由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联合同程旅行、海南航空共同打造的“周末游飞海口”主题活动圆满结束。...
政治僵局会如何拖累法国经济 新华社记者崔可欣 法国总统马克龙去年6月解散国民议会后,法国政治僵局反复,财政政策受阻,2026年预...
裴凌霄:范仲淹那跨越千年的名句... 十一期间,看完了央视的《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关于范仲淹的那期节目。今天又重温视频片段,我心里仍久久...
丈夫中千万大奖巨额打赏女主播,... 近日,山东德州的苑女士向 @小莉帮忙 反映,去年底她的丈夫花42元买彩票,中奖1000余万,税后81...
微观粒子为何都在不停地自旋?不... 来自:宇宙怪谈 在微观世界,微观粒子宛如一群不知疲倦的舞者,永不停歇地进行着自旋运动。 但是,微观粒...
暴跌后暴涨!加密货币后市如何表... 加密货币再现过山车行情。 上周五(10月10日),比特币一度跌幅接近15%,以太坊、XRP(瑞波币)...
原创 竟... 在历史的长河中,南唐名臣韩熙载的形象总是与“放浪不羁”紧密相连。史书寥寥几笔,记载了他宴饮无度、行为...
探秘航天育种基地:“太空蔬菜”... 【环球时报赴陕西特派记者 张旺】编者的话:近日,《环球时报》记者与来自俄罗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
原创 卖... 钱塘大学已经开建,钟睒睒的办学路径能否走得通? 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在年初许下的“400亿元创办大学...
危机来了如何应对?到2025安...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危险,前方有落石,不要过去!”这是灾害信息员劝阻村民成功避险的一幕!危机面前...
原创 小... 新能源车面临的质疑声音其实不小,甚至越来越大,相关厂商要有心理预期,一旦有事,要有超快的高质量的反应...
工信部征集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 ... 制造业企业融资支持又有新动作。日前,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征集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的通知》(下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