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对联有哪些基本常识和美学规则?
我们要如何鉴赏对联?
《对联课》一书以文史专家程章灿在南京大学开设的“对联课”讲稿为基础,精心修订而成。全书共十二讲,围绕不同主题展开。在书中,程章灿从对联的起源与用途讲起,到对联的平仄声律、典故运用、句式修辞,再到庆贺联、哀挽联、名胜联、书房联和集句联等各类对联的形式、写作与运用,溯源循流,并结合相关的古典美学理论与文史掌故展开作品赏鉴。
据了解,本书作者程章灿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石刻学、国际汉学等。
▲《对联课》
程章灿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5年6月
程章灿介绍,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对联是最短小精悍的,也是最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副对联,短的不到十字,长的也就几十字,超过百字的就算是超长的另类,是“巨无霸”。人人都见过对联,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对联作品。讲授这门“对联课”,他希望达到两个目的。第一,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真正了解对联这种文艺样式,明白什么样的对联是真正好的作品。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场合,我们会与古人或今人的对联作品不期而遇,要有能力理解、鉴赏,甚至有能力订正、润色。这就是与对联互动的能力。第二,当今社会有很多场合用得到对联,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不同场合对联写作的基本规范。
“对联写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娴熟掌握各体对联的写作要领,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两个目的,第一个着眼于知,第二个着眼于行,合起来就是知行并重。同学们既要开阔视野,多看多读,广见博闻,也要多写多改,在‘实战训练’中积累经验,二者缺一不可,才能做到知行合一。”程章灿认为,对联有广阔的社会应用面,文学性、实用性和游戏性兼而有之,在吟咏推敲的过程中,可以寓教于乐,也可以寓学于乐。他希望,这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