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世锦赛小组赛首轮比赛结束,虽然传统强队都纷纷赢球,但都遭遇了一番波折,中国、美国和波兰3支队伍更是丢掉一局,中国首局输给了墨西哥,美国第二局被斯洛文尼亚击败,波兰第一局输给了越南。为何强队都纷纷丢局呢?
首先,本届世锦赛对场地进行了更新,球员还需要多加适应。以前世锦赛场地都是蓝黄配色,让人有一种小清新的感觉,现在则是变成了红黄配色,这也是排球比赛中首次采用这种配色。此配色一经亮相,就遭遇球迷吐槽。
除了场地颜色会有所影响外,灯光的亮暗也会对球员的发挥产生影响。比起前几届灯火通明、亮堂堂的场地,本届世锦赛似乎本着“节约用电”的原则在举办,给人一种乌漆嘛黑的感觉,尤其是红黄配色+黑黝黝的灯光,让人有种在“阴间打球”的感觉。
或许大家会有疑问,为何颜色和灯光的改变会对球员的发挥产生影响?比如二传传球时,一般都会在场地上空找一个参照物,以此来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为后面的传球做准备,如果灯光和场地发生变化的话,球员的视觉系统就需要重新读取这一方面的信息,简单来说就是“适应”。
从张籽萱的传球就可以看出端倪,前两局她的传球精准度不高,后两局适应后就逐渐提升。攻手的扣球、拦网、一传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每到一个新馆,为何会给各队安排适应场地,就是这个原因,可惜各队适应场地的时间只有每次1-2个小时,故而第一场比赛前半段就很容易出现空间感错位的情况。
郎平在接受采访时曾多次提到这个,比如14年打波多黎各,她说道:“第一场一般也很难完全打出自己的节奏来。”18年世锦赛打古巴时,郎平表示:“球队发挥正常,但发球还没有完全展现水平,和场地比较大有关系。这是第一场比赛,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节奏。”中国女排2届奥运会都是首战失利,里约小组赛输荷兰、东京小组赛输土耳其。
其实,不光是郎平提到过首场比赛不好打,其他教练都说过这个问题,尤其是对于球类集体项目而言,任何世界顶级大赛的第一场比赛都不好打。队员们除了要适应场地外,还需要适应场地外的一些东西,包括衣食住行等。泰国天气闷热,打一场球都要汗流浃背,波兰、美国这两支欧洲队伍估计很难适应如此炎热的天气。
另外,对斯洛文尼亚、墨西哥、越南不熟悉也是输球的原因。这3支队伍鲜有机会出现在世界大赛的舞台,比如斯洛文尼亚和越南都是首次参加世锦赛,墨西哥虽然偶有参加世界大赛,但要不是小组赛同组,很难和中国队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