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风新闻报道,8月25日,一位吉林网友发视频称,全家26人花费96万元乘坐了7月10日发车的“熊猫专列·安逸号”进疆旅游,但在行程中发现列车提供的实际餐食与四川某旅行社介绍的精美餐食不符。对此,成都某旅行社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视频中所展示的精美餐食实为列车发布会等场合使用的摆拍道具,并非旅客实际用餐。
正常情况下,游客花费这么多钱参加“熊猫专列”旅游,且旅行社在宣传时,表达的也是精美餐食,且有图案为证,结果,实际餐食与宣传的完全两样,那么,网友一定会站在游客一边,谴责铁路部门和旅行社串通一气,损害消费者利益,并和旅客一起,强烈要求铁路部门和旅行社给予回应,说明为什么会这样做的理由。
然而,在此起事件中,网友却是一边倒地讥讽游客,嘲笑游客,认为这是钱多人傻,是在炫耀。想一想,全家旅游,一次就花费96万元,什么样的家庭才有这样的条件啊。既然钱多得没处花,餐食差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更重要的,对绝大多数网友来说,在火车上能够有这样的桌餐,也可以认为是很幸福了。
虽然网友的想法有点偏激,不管游客家多么有钱,那是人家的,铁路部门也好,旅行社也罢,绝不能因为游客有钱,就采用虚假宣传手段,就欺骗旅客,这是不对的,也是完全不应该的。成都市有关方面应当介入此事,对铁路部门和旅行社的行为进行调查,如果确系虚假宣传,就要按照广告法的相关规定,追究铁路部门和旅行社的责任,要求铁路部门和旅行社公开向旅客道歉,并赔偿旅客的经济损失。
但是,作为游客一方,以这样的方式吐槽“熊猫专列”,是否适当,有没有更加妥当的处理方式。毕竟,26人外出旅游,一次性就是96万元,对绝大多数居民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旅游数字。这名吉林游客在互联网上吐槽,是否考虑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否考虑过网友的感受。
也许,96万元对这名游客所在的家庭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不然,也不可能全家26人集体乘座“熊猫专列”旅游。一次就人均4万元的旅游,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更别说,全家26人集体旅游,不是富人家庭,谁承受得起。
既然这样的旅游方式,会碾压95%以上的家庭,会给网友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就应当考虑到通过互联网传播后的后果,就有可能出现槽没有吐好,反被互联网吞噬的现象。这也不是广大居民仇富,而是财富分配不公背景下的正常心理反应。也正因为如此,吉林游客对“熊猫专列”餐食的吐槽,就不可能不遭到网友的讥讽。
实际上,像吉林旅客这种豪华游,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没有,有的可能比“熊猫专列”还要贵。但是,却没有受到网友的嘲讽。就算吐槽,也不会被网友讥讽。原因就在于,吉林游客全家的旅游行为,实在太张扬、太高调。一次旅游就花费三、四线城市一套面积不小的房子的钱,还是让绝大多数网友心里不痛快。
假如吉林旅游不把“全家26人花费96万元”这种明显带有炫耀色彩的消息发到互联网上,就不会引发网友讥讽。而吉林游客也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将旅游中的问题反映给有关方面,特别是虚假宣传,可以让有关方面介入调查。如果所言属实,还有可能得到赔偿。互联网上一放,整个性质就变了,就不是吐槽,而是炫耀,是炫富。对炫富者,网友们是不大能够容忍的,一定会给予打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