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达制造・厚街智慧谷项目现场,300 余名工人分散在各作业面,伴着设备轰鸣与钢筋碰撞声抢赶工期。7 栋建筑拔地而起,项目负责人潘汶信心满满:“按当前进度,一期 7 栋楼今年 10 月主体封顶毫无问题。”
作为东莞市重大项目、厚街镇重点引进项目,光达制造・厚街智慧谷总投资超 14 亿元,总用地约 170 亩,总建筑面积约 42 万平方米。项目以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计划引入大湾区多家优质制造企业,构建“智能制造 + 品质运营”产业新模式,打造厚街乃至东莞 "工改工" 标杆,建成兼具科创性与利税性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基地平台。
光达制造・厚街智慧谷总投资超 14 亿元,总用地约 170 亩。陈栋 摄
市镇大力支持 工程有序推进
交通上,项目东接南城、北临东莞大道、南靠赤岭大道及环莞快速路,形成 "四面环路" 的黄金交通格局,依托周边立体交通网,可构建 "30 分钟大湾区产业圈"。
项目分三期建设,厂房的层高均为10 层。一期含 1、2、6、7、8、9 号厂房及 18 号人才公寓,总面积约 16.3 万平方米,目前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15 层高的 18 号人才公寓已建至 10 层。
该项目于 2024 年 3 月 4 日动工,获市发改局(市重大办)、市自然资源局及厚街镇大力支持。此前配套道路建设需占用临镇土地,市、镇部门主动协调,高效解决问题,保障工程有序、安全推进。
按照计划,一期 2025 年 10 月封顶,2026 年 5 月交付使用。二期(包括3、4、5号厂房以及19、20号人才公寓)也已动工,如今已完成桩基础施工,正在进行承台地梁施工,预计将于8月底或者9月初冲出地面。
以标准化流程 破题“工业上楼”
近年来,东莞大力推进“工业上楼”,破解土地制约难题,助推制造业提质升级。但新型厂房建设面临单层层高要求高、面积跨度大、荷载标准高等技术难题。
为应对挑战,光达制造・厚街智慧谷严格执行 "方案先行、样板先行" 机制,推行标准化流程。以电梯配置为例,项目需兼顾大载重物流梯与客梯需求,且要与建筑结构深度协同。电梯团队提前介入设计,实现施工图纸与电梯方案精准匹配,让井道尺寸、荷载分配、空间利用率最大化,既缩短工期,又避免后期改造浪费。
同时,项目借助 "明源移动质检" 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施工全流程精细化管控。该系统支持数据自动同步,可配置检查项模板、管理组织架构权限,还具备材料进场监控、在线实测实量对比、隐蔽工序留痕、问题整改闭环等功能,通过多维度报表实现进度可视化,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提升管理效率。
依托成熟经验 已达成多份入驻意向
"一期主体封顶后,招商团队将立即进场,这是光大产业集团的一贯模式。" 潘汶介绍,光达制造是广东光大集团旗下工业园品牌,目前在东莞已覆盖 6 镇 7 园,运营经验丰富,合作制造企业超 300 家,形成 "以商招商" 内循环生态。
作为工业 M1 用地项目,光达制造・厚街智慧谷注重厂房结构实用性与灵活性,为企业提供可租可售的定制化空间方案。凭借品牌成熟运营经验,项目目前已与多家智能制造企业达成入驻意向。
未来一期建成投产后,项目将进一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速智能制造产业集聚,深度链接大湾区产业链,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方+记者 韦基礼
下一篇:把紧日子过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