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蜀道?如何写新歌?人民日报创作团队揭秘幕后故事
创始人
2025-08-27 15:01:11
0

川观新闻记者 李欣忆 尹梦奇

8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稿件《蜀道新歌》,以跨越千年的蜀道为脉络,展开了一幅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壮阔画卷。文章一经发出,迅速刷屏出圈,其宏大的意象、厚重的历史纵深与澎湃的时代气息,引发广泛共鸣。

蜀道,何以成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样本?这篇7000多字的长篇稿件是如何出炉的?川观新闻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创作团队,揭秘幕后故事。

为何是蜀道?

亦古亦今的宏大叙事样本

追溯这篇稿件的源起,首先要回答“为何是蜀道”。

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社长张帆用“亦古亦今,亦虚亦实”八个字概括这一意象,“蜀道是人民日报社社长于绍良同志点题,它既古老又新颖,是历史纵深、地理标识与文化符号的独特结合,天然贯通古今,为宏大叙事提供了具体载体。”

蜀道“实”为路,“虚”为道。有形的蜀道,是千百年来四川人突破地理局限、不断向外联通的不懈努力;而无形的蜀道,则承载着更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连接蜀地与中原、盆地与高原的通道,更是打破封闭、走向开放,跨越边缘、融通中心的象征。

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记者王永战全程参与了采写过程,“每次采访,都能发现四川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他表示,《蜀道新歌》的创作背后,是超强阵容的精诚合作。今年,人民日报社成立日常重点报道宣传策划机制,这次总社领导率队采访,采编部门选派骨干力量,一路行走、一路碰撞,正是在一次次激烈讨论、推翻重来的过程中,记者重新认识了蜀道的内涵外延、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实践。蜀道的样本价值愈加清晰——超越传统的交通视角,成为一个集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第二个结合”于一体的综合性观察窗口。

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采编中心主任王明峰介绍,《蜀道新歌》最大的特点,是回到思想原点,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之融入蜀道叙事,实现深化、内化、转化。而在采写过程中,四川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也让他们总能“抓到活鱼”“常写常新”。

穿越在古今之间、虚实之间,最令创作团队为之动容的,是围绕蜀道铺展开来的鲜活人物故事。“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挖掘有血有肉的案例,写出蜀道故事的深度与温度。”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记者游仪谈到。

调研10多个市州,采访数十次,联系采访对象近百人——大学毕业即入川,和蜀道“死磕”20多年的肖霞林,亲历了筑路变迁;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浪潮中,参与推动高竹新区跨省域税费服务改革的朱敬玲,见证了蜀道上的无形堵点被打通;还有搭乘大凉山慢火车的彝族老汉、搭上中老班列快车道的榴莲商人……一个个真实、坚韧、充满张力的个体命运,与宏大的蜀道叙事交织,让“路”的故事,最终成为“人”的故事。

如何写新歌?

书写的是蜀道,更是当下四川的万千气象

写蜀道的文章历来不少,如何写出新意?创作团队认为,写蜀道,重在以有形之道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写新歌,就是写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叙事下,四川奋力书写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歌,写的是发展理念之变。“我们一次次回到现场,挖掘出成兰铁路项目改线的案例,从中看到了当下四川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守。”作为联系交通领域的记者,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记者宋豪新感慨不已,“这条铁路为保护生态环境改线,增加投资、延长工期,却守住了绿水青山。这不仅是工程技术的进步,更是发展观深刻的自我革新。”

写无形蜀道的延展。“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我们用一张可感可触的小税票,引出时代发展的大变迁。”游仪说,“这张由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开具的票据,是打破体制机制壁垒、要素自由流动的生动见证。它看似微小,却照见了区域协调发展这篇大文章。”

写营商环境之变。王永战分享了采访空客成都双流项目时的幕后故事:每当写到该项目,过去稿件往往落脚在“从动工到完工仅用14个月”。不过这次对谈间,靠着多问一句,创作团队敏锐抓住了当事人提到“城市合伙人”的理念和行动,从中挖出了“反内卷”大背景下的招商引资观念之变、干部工作作风之变。

写文明的焕新。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记者李凯旋一次次深入蜀道沿线,探寻这条千年古道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文明之光。

这首“新歌”,是今年人民日报社日常重点报道宣传策划机制设立后推出的首部作品。机制联络员、人民日报社地方部机动采访与融合协调室副主编柯仲甲也是“新歌”的创作者之一,他介绍,这项机制由总社领导牵头负责,围绕努力把人民日报办得更好目标要求,践行“上连党心,下接民心”,胸怀“国之大者”,锚定“提高质量、改进文风、贴近读者、引人入胜”,打通策划转化、生产培训,强“四力”、深融合,出作品、出人才,助力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机制坚持立足鲜活实践,深刻领悟、深入调研、深度还原,瞄准‘重磅、独家、深度、新鲜’,力求讲好‘思想里的故事、故事里的思想’,持续推出立得住、传得开的好文章、融产品。”柯仲甲说。

从2023年9月酝酿,到2025年8月刊发,创作团队两年磨一稿,用长期主义和精益求精“磨”出了这篇精品力作。张帆表示,写蜀道,是在写路,更是在写人、写精神、写气象,传扬新时代。《蜀道新歌》书写的是四川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发展之道、开放之道、文明之道,揭示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当然,7000多字写不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探索与实践,他们还将继续挖掘更多未完待续的四川故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周杰伦称从不对早期作品后悔:我... 近日,周杰伦在采访中表示,自己从不对早期作品后悔,“我从出第一张专辑就知晓,我的音乐,再过10年、2...
北方再迎较强降雨 华北雨季为何...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题:北方再迎较强降雨 华北雨季为何还未停歇? 新华社记者黄垚 日前,北方新一...
原房主跳楼身亡!北京一法拍房出... 8月26日,记者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上获悉,位于北京顺义区一商品房,原房主从屋内跳楼后当场死亡,该房屋...
李商隐的悲剧与当代人的“边界困...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在《锦瑟》中埋下的这句谶语,恰似他一生人际困局的注脚...
北京今日暴雨“细水长流”!华北... 昨天夜间开始,北京市出现明显降雨,今天强降雨天气持续。据气象北京消息,26日20时至27日15时全市...
原创 为... 8月27日,目前是CBA休赛期,这段时间最多的消息是球员交易签约之类的。辽宁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球队...
曝辽宁将张镇麟交易至上海 换回... 北京时间2025年8月27日,据媒体人球圈赵探长爆料,上海与辽宁两队达成交易,张镇麟即将加盟上海久事...
暑假结束,孩子为何进步不大?因... 超长暑假马上结束,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很忙很努力,但感觉进步不大。 听一位老师的讲座,他的一句话扎心了:...
如果我聊天记录的终点,是“数字... “死者固然不再是具身的、肉眼可见的实在,生者与死者之间的联结亦不是可见可触的实体,但它仍然在这个由人...
为何是蜀道?如何写新歌?人民日... 川观新闻记者 李欣忆 尹梦奇 8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稿件《蜀道新歌》,以跨越千年的...
男子携7张定期存单要提前取款,... “这些都取了吧,然后存银行卡里。” 近日,抚顺一男子携7张未到期的 定期存单来到银行网点, 表...
把紧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把紧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半月谈评论员 王炳坤 张博群 “别说禁区、红线不能踩,打个‘擦边球’也不行”...
郑州市委副书记吕挺琳,获提拔 “河南民政”消息,8月26日,河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吕挺琳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第十九次全...
投资超 14 亿元,东莞又一“... 在光达制造・厚街智慧谷项目现场,300 余名工人分散在各作业面,伴着设备轰鸣与钢筋碰撞声抢赶工期。7...
曝萨林杰已与广东完成签约 税后... 北京时间2025年8月27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外援萨林杰已经与广东队完成签约,年薪税后120万美元。...
原创 仁... 事情的来龙去脉其实并不复杂。随着官方视频的公布,整个过程一目了然。菲律宾那两艘小艇,就像不厌其烦的苍...
电影节观影活动为何一票难求 当15秒的短视频轻松“收割”用户的注意力,当算法推荐将部分观影行为异化为单纯了解剧情的快餐消费,在数...
原创 美... 前言 在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网络论坛上,有人提出了一个颇具挑衅性的问题:“既然中国拒绝承认南海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