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间开始,北京市出现明显降雨,今天强降雨天气持续。据气象北京消息,26日20时至27日15时全市平均降水量43.5毫米,城区平均52.0毫米,西北部51.7毫米,西南部62.2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房山新村119.3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大兴山西营,27日12时-27日13时降水38.5毫米。预计,当前至夜间,全市降雨持续,受低层低涡东移影响,城区及南部、东部降雨将加强,最大小时雨强30~50毫米,23时后降雨有所减弱。
这场处暑节气后的降雨和盛夏时期的暴雨不同,雨下得并不是很激烈,视觉上可能更像是中雨到大雨;而雨量大也并不是因为短时爆发力强,是依靠下的时间长,是一场细水长流、积少成多的暴雨天气。
当前,全市暴雨橙色预警中,并已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北京应急提示您,本市山区及浅山区出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风险极高,低洼地区极易出现积水。请市民注意安全,远离山区、河道。
今夏,大家关于雨的讨论不断,感觉“华北地区在这个夏天变成了真江南,连绵不绝的雨下不完……”今年华北的雨季真的长且湿吗?
01
华北雨季始早、时长、雨量大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判定,2025年华北雨季于7月5日在内蒙古中部首先开始,较往年华北雨季开始时间——7月18日,偏早13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早年份。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2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且还未结束。截至8月21日,华北雨季监测区平均降水量315.5毫米,较雨季常年值(136.6毫米)偏多131%。开始早、结束晚,2025年华北雨季确实较长。
根据市气象台发布的全市雨量候统计,今年6月1日入汛至8月27日8时,全市累计降水量637.4毫米,比常年同期365.8毫米偏多74.2%,比去年同期640.1毫米偏少0.4%。
02
华北雨季为何还在“待机”
今夏华北地区雨季降水呈现明显偏多态势,这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持续偏强偏西偏北、台风活动及地形因素等多种因素都密切相关。
2025年春季以来,赤道太平洋持续呈现“西暖东冷”的海温异常分布,此类海温配置有利于东亚夏季风偏强,并推动副高位置异常偏北。7月以来,副高整体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偏西偏北。在这样的环流异常影响下,低纬暖湿气流沿副高外围源源不断向北输送至我国北方地区,与高纬地区南下的冷空气相结合,导致华北等地降水异常偏多。
天气尺度系统同样对华北降水起到重要增幅作用。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也通过远距离输送水汽间接影响华北的降水。台风外围的水汽、气流沿着副高的外围向华北输送,使华北地区的水汽条件更加充沛。
地形因素亦不可忽视。京津冀地区西倚太行山脉、北靠燕山山脉,呈“西北高、东南低”的阶梯状格局。当暖湿气流向北推进时,受山脉阻挡强迫抬升,一方面通过绝热冷却促进水汽凝结,另一方面可能在山前形成辐合中心,促进对流发展,从而形成降水。这种地形抬升效应与天气系统配合,进一步放大降水效率。
降雨仍在继续,北京应急提醒您
出行前请记得
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
注意防范,安全第一!
来源:北京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