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志愿填报已经落下帷幕,每年志愿填报结束后,我们都会给大家带来各个省份的高考志愿填报分析,今天给大家请到的是峰学未来负责广东省报考的魏鸿钧老师。
魏鸿钧老师
峰学未来资深高报规划师
毕业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曾任深圳某教培机构管理人员
负责地区:广东、江苏
一、整体概况分析
作为我国经济和人口第一大省,广东省的高考难度也一直位于全国前列。25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约78.4万人,较去年增长1.53万人。
从《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考成绩各分数段数据》分析得出,物理组参考440208人,历史组参考292200人。今年共36.8万考生上线普通本科批次,其中物理组上线276586人,历史组上线91654人,本科录取阶段实际录取人数约31.1万人。
二、招生计划分析
今年全国院校继续延续扩招趋势,其中物理组扩招明显,涨幅达到10%。按院校层次来看,985院校计划基本没变,扩招幅度较少。省外211院校扩招幅度较大,例如:北京邮电大学新增54个计划,北京交通大学新增19个计划,海南大学新增45个计划等。其他公办双非院校也扩招了约10%。
再看历史组这边,整体计划进一步减少,但我们按院校层次分段来看可以发现,今年历史组985、211院校都有小幅的扩招,涨幅接近5%左右。其中省内985院校华南理工大学新增21个计划,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新增19个计划,211院校华南师范大学新增41个计划。而今年各民办院校都大幅减少了历史组的计划,意味着历史组低分考生录取人数将进一步减少。
三、从院校角度出发分析
1、新型研究型大学表现亮眼
新型研究型大学以优秀的科研资源、产教深度融合、前沿的研究方向为办学特色,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如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
广东省内目前共有3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数量为全国之首。南方科技大学今年首次在普通批次招生,位次直接对标C9高校,深圳理工大学在扩招的情况下还维持在1w位次,大湾区大学首年招生也超出预期。可以看出,这三所院校未来将成为广东高分段学生的另一选择。
2、特殊班型普遍上涨
高校的特殊班型具备教学资源集中、高保研率、本硕博贯通培养等亮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放弃更高的院校层次选择这些学校的特殊班型。今年特殊班型的分数继续水涨船高,特别是专业组设置很干净,没有调剂风险的学校,分数都涨得很厉害,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4个特色班、北京交通大学的詹天佑班等。华南理工大学今年也新增4个特殊班型,位次直接涨了大约4000位,可见特殊班型的各类政策对于考生的吸引力。
3、职业技术大学的涌现
今年高报另一个趋势就是新增了4所职业技术大学,分别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加上去年开始本科招生的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广东省目前已经有5所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
这些职业技术大学顺应国家发展趋势和政策,以“重实操、稳就业”作为办学亮点,今年深圳市的两所物理组投档线达到了566分,另外三所也超越了部分省内公办院校。
4、民办本科高校遇到招生荒
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学历为王”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面对高昂的学费、学历贬值的情况、不确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考生决定“弃本择专”,放弃报考民办本科高校,选择公办专科院校。今年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在本科批次共进行了三次征集志愿,物理组的分数线也一路从436分降到了400分,足足降了36分之多!但就算是这种情况,部分民办高校甚至都没有招满学生。
与此同时,高分段专科院校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尤其是各高校的3+2协同培养项目,今年新增的由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和深圳技术大学联合培养项目最低分数线达到了501分!出现“400分上本科,500分上专科”的情况。
四、从专业角度出发分析
1、医学专业报考开始理智
今年各高校的临床、口腔医学本硕博、本硕5+3稍有下滑,五年制本科下滑明显,可能是考虑到学历要求高、投入回报慢、学习周期长等,“学医热”今年有所下降,也让很多只能够上五年制的中高分段家长“知难而退”。
2、新工科依旧热门
新工科类专业依旧是今年报考的热门,以专业为导向的报考思路被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所接受。而这一趋势也使得今年理工类院校普遍比综合类院校更受欢迎,特别是传统的“四大工学院”以及优势专业现在较为热门的“四电四邮”院校。华中科技大学今年调整了专业组设置,将组内预防医学专业拿出来单列成组,今年的位次也回到了正常水平。除了985、211院校,省内老牌工科强校广东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延续了分数上涨的势头,深圳技术大学则依靠地域和校区环境等优势暴涨6000位。
3、师范类专业继续下跌
受人口出生率下降、新生儿减少、学历要求变高等因素影响,师范类专业继续下跌趋势,下图以华南师范大学各专业组为例,即便华南师范大学已经把专业组分得很细,今年师范专业的报考依旧不容乐观。
4、金融类专业两级分化
不同于去年,今年金融类专业报考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物理组位次普遍继续下降,而历史组则出现普遍上涨的趋势。可以看出未来金融类专业将越来越变成一个“文科”热门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今年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了各类语言+金融、语言+法学、金融+法学的双学位项目,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今年高报的一匹黑马。
5、中医成为历史组新星
今年中医学再次放开招收历史组学生,文科学生又多了一个相对来说有专业壁垒的选择。可以看到专业组干净的中医药大学基本都在1万位以内,广州中医药大学的5+3专业组更是来到了2000位次。而北京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这两所学校则因为专业组不干净导致位次不高,可以预料的是这两所学校的中医专业位次一定是不低的。
6、中外合办专业热度下滑
各高校的中外合办项目一直是广大考生的另一选择,这些项目可以帮助考生“降分”录取自己心仪的学校,但是从今年的报考趋势来看,部分中外合作院校学费上涨,越来越多的家长理性追求院校层次,更加看重性价比,以下为今年省内物理组部分院校中外合办专业的分数变化:
从今年的分数变动可以看出:
(1)中外合作的名校光环消失,985、211非工科类中外合作专业普遍降分。每年学费>5w的工科类专业录取位次小幅下降。
(2)专业组干净的中外合作工科类专业位次比较稳定。
(3)每年学费<5w,4+0不出国的中外合办项目更受家长和考生的青睐,其他项目如广东工业大学的267组和265组位次大幅下滑。
7、专业组调整概况(部分高校)
为满足当今社会需求,符合未来发展方向,各高校每年都会对招生计划和专业进行调整,各位考生和家长也可以从中找到新的就业方向。中山大学今年新增柔性电子学和大气科学+人工智能两个专业,华南理工大学、东莞理工学院新增工业软件专业,是国内首批开设这个专业的两所高校。广东工业大学新增量子信息科学专业等。
除了新开设专业外,各高校也陆续开设了更多的双学位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例如中山大学在普通金融学的基础上开设金融学+计算机和金融学+人工智能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则继续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开设更多小语种+经济学、小语种+法学的双学位专业,相信这些双学位专业未来将成为更多考生的首选。
五、总结
1、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兴起,职业技术大学的涌现,不管是高分段还是低分段考生都有了更多的选择。
2、各高校特殊班型普遍位次上涨,家长们越来越注重升学机会而非院校层次。
3、工科专业分数继续上涨,以专业、就业为导向的报考思路被更多人所接受。
4、因为投入回报慢、学习要求高等因素,医学类专业今年有所降温。
5、师范类专业继续下降,金融类专业物理组下降,历史组上涨。
6、中医专业成为历史组新选择,但分数都很高,专业组不干净的学校报考要慎重。
7、学历至上的时代已经结束,家长和考生们更加看重就业而非盲目追求高学历或高院校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