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愁。
如果一个女人,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对象,也没有成婚的迹象,这很让人着急。
相对男人来说,女人大龄未婚,在相亲市场,受青睐的程度低一些。
另一方面,女人到了三十多岁,一般也小有成就了,收入和工作都可以靠自己。
自身条件好了,要找一个更好的男人,这是一贯的想法,但也导致女人更难找到对象。毕竟,条件更好的男人,更乐意找小姑娘,并且他们不一定年龄比女人大。
提个建议:女人们,只要不缺钱,就找一个老实人嫁了,往后的日子会很顺。
01
我们先看《三言两拍》中的两个例子。
杜十娘,能歌善舞,知书达礼,在“教坊司”中红透半边天,也赚得盆满钵满。
她很想从良,找一个靠谱的人嫁了。后半生,也算是有一个好的归宿。
读书人、富家公子李甲,出现在她的眼里。杜十娘就巧妙地和李甲,搭建夫妻感情,要求李甲为自己赎身。
李甲一时半会凑不到钱,杜十娘就自己掏钱,赎身,然后跟着李甲回老家定居。
李甲是大户人家的儿子,要是找一个歌妓作为妻子,父母肯定是不会同意的,这就非常为难了。
回家的路上,李甲是坐卧不安,不舍得杜十娘,也无法让父母接纳杜十娘。
忽然,另一个富家公子孙富出现了,他愿意掏钱,把杜十娘买走。
李甲果断决定,把杜十娘转给孙富,自己可以捞一笔,也不用担心父母接纳不接纳杜十娘的事情了。
杜十娘知道李甲变卖了自己,悲痛欲绝,投河自尽。
王美儿,因为时局动荡,被迫到青楼谋生。
她一边帮助青楼赚钱,一边自己存了不少私房钱。
有一天,一个卖油郎,凑够了几个银子,到青楼来一睹王美儿的芳容。
不巧的是,王美儿喝醉了,都没有看卖油郎一眼。半夜,王美儿还呕吐不止,卖油郎用袖子,把呕吐物接住,怕弄脏了房间。
来日一大早,王美儿才发现,自己怠慢了卖油郎,说“抱歉”。
卖油郎很知足地说:“我能够靠近你,已经三生有幸。”
过了几天,王美儿被富家公子丢弃到半路,也是卖油郎发现,并且送其到青楼。
经过慎重考虑,王美儿为自己赎身,还嫁给卖油郎。成婚后,夫妻一起开了卖油的小店,买了一些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卖油郎还寻得王美儿的父母,一并供养。
诗曰:“春来处处百花新,蜂蝶纷纷竞采春。堪爱豪家多子弟,风流不及卖油人。”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女人到青楼谋生,也是迫于生计,青楼也是官方许可的。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多么可耻。不要带偏见看人。
言归正传,杜十娘、王美儿的前半段人生,都差不多,但自从婚嫁之后,情况就绝然相反。这结局的把控者,就是枕边人。
嫁给富家公子、老实人,谁好一些,是明明白白的。
02
我们要搞清楚,女人的二十多岁、三十多岁,自身情况是不一样的。
三十岁,完全没有经历恋爱的女人,很少;多数女人,是经历几次失败的恋爱,甚至有一段龌龊的爱情。
与此同时,大部分的女人,经过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的十多年,也多少会打拼出一些事业。甚至混到了企业的高管,年薪都几十万。
三十多岁的女人,一边是事业有成,不差钱,一边是爱情困顿,还执念去找一个比自己更强大的男人。
在网上看过一句很闹心的话:“一棵白菜,被人挑来挑去,也没有卖出去,菜叶被翻烂了,越发不好卖。”自身的情况,不是明摆着呢?
女人们,针对现状,如何止损,为自己赢得未来,需要理智去安排,收起自己的恋爱脑。
我们反观男人群体,条件很好的男人,希望找一个比自己小,感情上也单纯一些的女人。那么三十多岁的女人,往往不符合其择偶标准。
如果三四十岁的男人,条件特别,还单身,就大概率会去找二十几岁的小姑娘;如果男人离婚带娃,大概率女人看不上。
种种迹象表明,三十多岁的女人要把自己嫁出去,难度很大。
因此说,在经济方面不困顿的前提下,女人就找一个老实人,余生是很安稳的。
老实人,不会挑剔什么,觉得有一个女人跟着自己过意日子,就够了。至于女人有什么难堪的经历,都是可以接纳的。
老实人,愿意服从妻子的安排。在婚姻中,他的收入不一定很高,但是愿意都给妻子管着。心意比金钱更可贵。
老实人,懂得心疼人,他们甚至愿意做饭,愿意洗衣服,把女人当成手心的宝。
老实人,经过女人的调教,也会打破“墨守成规”的做法,能够成为女人的左膀右臂,把家业做好。
老实人的父母,也大概率是老实人,因此女人在这样的家庭,往往是老大,不会吃亏。
03
我们不要固执地认为,老实人都是穷人,都是被人欺负的人。而要看老实人好的一面,他们不是一无是处的男人,而是愿意在女人面前低头,愿意勤勤恳恳过日子的男人——主打一个“踏实”。
三十多岁的女人,自己很累了,就找一个家庭的港湾,好好歇一会。
只要家庭不穷,金钱真的不要放在第一位,把人情味放在第一位。带着这样的想法去找对象,真的容易多了。
愿意找一个疼你的男人,还是找一个只是丢钱给你的男人?想一想,遵从自己的本心。
经历过花前月下,终究要回到柴米油盐。
青春远去的时候,真正疼你的人最可贵。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