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2025南国书香节开幕第4日,琶洲主会场与467个特色分会场“上新”多个重磅活动,精彩不断。今年南国书香节以“1+1+N”办展模式办展(1个线下主会场+1个线上云会场+N类特色分会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全省各级联动同期举办,开启了一场集国际化、科技化、年轻化于一体的书香盛宴。
在琶洲主会场,《大湾区文学选本》《母子相知六十年:我和母亲红线女》《里斯本丸沉没》繁体版等多部作品举行了新书发布会;在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秦牧故居,秦牧文学周系列活动已拉开帷幕;在韶关风度书房府前分馆内,一场宋代建盏文化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
《里斯本丸沉没》繁体版新书发布会 受访者 供图
2025南国书香节,正将阅读的触角伸向更多城市与村庄,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主会场与分会场上下一心,共同描绘出“全省联动、城乡共读”的盛景。
让爱“阅”之风拂遍南粤每一个角落
当日,畅销书作家马伯庸的《桃花源没事儿》分享会在四阅书店·琶洲店分会场举行。与此同时,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杨素秋也在广州荔湾大健康园区图书分会场,跟广大读者聊起《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的创作心得……
可以说,推出源源不断的名家活动,是广东最日常的阅读场景。据了解,2025南国书香节在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及澳门、新疆喀什设立分会场,设置各县(市、区)实体书店、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新华悦读空间,以及广州铁路、广州地铁、广州荔湾大健康园区、乡村全民阅读点等特色分会场。这467个分会场将举办1987场全民阅读活动,参展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江门分会场。 受访者 供图
各分会场扎根基层沃土,实施文旅融合赋能“百千万工程”策略,以“立足在地基因,打破场景边界,实现多元融合”为核心特色,共同构建起全域化、沉浸式的书香生态,让阅读从传统空间走向生活各个维度,彰显大湾区书香文化的丰富层次与旺盛生命力。
借力多元场景织就全域书香网络
记者了解到,2024南国书香节首次设立了“新华悦读空间”分会场,而2025南国书香节在去年的基础上将其扩容至51个,并开设33家乡村阅读点,将书香延伸至村镇“最后一公里”,城乡读者共享阅读资源。
琶洲主会场。 受访者 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南国书香节通过多元场景,共同织就全域书香网络。如揭阳分会场首次开辟了机场分会场,构建“1个主会场+1个特色会场+N个便民点”矩阵,覆盖机场、高速、书院等,逐渐拓展阅读边界;广州铁路分会场选址在广州白云站开展“书香铁路·我喜爱的好书推介活动”,邀请名家康震分享创作故事;广州地铁分会场则在琶洲站展出学生地铁研学作品。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市分会场的活动也密集推出。深圳分会场依托全市六大书城活动“多点开花”。其中,罗湖书城聚焦“2025未成年人阅读进基层”活动,开展《挑灯看剑:辛弃疾的悲旅人生》以及爆破工人、知名诗人陈年喜的图书分享会;南山书城打造“十七岁的夏天”青春书展、夏日主题文创展及“乐淘书惠”特价展;中心城书城推出“深圳晚8点”文学、健康、艺术系列专场等活动;龙华书城以“探索无界”为脉络构建AI书展、动漫盛典等五大主题书展,开展“爱阅之夜”“龙华健康荟”等五大文化品牌活动。此外,深圳还发挥本地科技企业优势联合深圳科技馆、华大全球总部时空中心等场所,开展“书香伴基因 探索无边界”主题活动。
东莞分会场“线上+线下”重点联动33个镇街,5天内上演100余场阅读嘉年华,围绕图书馆之城建设20年、新大众文艺浪潮、十五运会等时事热点推出系列阅读活动,开设国际获奖童书展、BIGGER艺术书展彰显国际范,针对年轻群体举办第20届动漫之夏“红楼梦中游”主题活动。
东莞分会场。 受访者 供图
中山分会场专门设置“悦读百千万 文化兴城行”展厅,邀请马伯庸、康震等名家现场开展讲座,推出“阅夜越精彩”活动,并结合《长安的荔枝》与本土文化,在书展夜场中推出文艺节目表演。
潮州分会场将阅读推广与地方文化传承深度融合,以65项特色活动贯穿全年,推出充满潮州烟火气的电影《小鸽子之家》全国公映,组织“寻美潮州”“侨批越山海 歌册咏乡音”等主题活动及非遗展与手作体验。
梅州分会场彰显“世界客都”的文化根脉,依托梅州市岭南书院(东山书院)举办“书香梅州”读书活动,发布客家主题书目和客籍作家创作分享活动,邀请客家筝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青年书画家名家举办音乐欣赏会和书法艺术讲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梅州分会场。 受访者 供图
采写:南方+记者 戴雪晴
拍摄:南方+记者 梁钜聪 汪旭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