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为何是炎帝故里?
创始人
2025-08-23 08:23:02
0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连山氏、列山氏,因“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首辟市场;削桐为琴,织丝为弦;耕而作陶,冶制斤斧;治麻为布,制作衣裳;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建屋造房,台榭而居”,八大功绩泽被后世,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开创者,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

炎帝及其后代部落首领的足迹遍布湖北随州、陕西宝鸡、山西高平、湖南炎陵等地。其中,湖北随州被公认为炎帝故里。

值此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冲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之际,我们推出全媒体报道,从典籍中破译文明密码,于考古层剥解历史印记,借学界智慧夯实论证根基,以国家认可锚定文化坐标,凭社会共识凝聚精神合力,让这条奔流不息的文明长河,在多维印证中愈发清晰地照见随州作为炎帝故里、华夏文明源头的璀璨。

(一)典籍印证

在湖北随州,藏着一段与华夏文明始祖炎帝紧密相连的古老记忆。多部核心历史典籍为这份渊源留下了确凿印记。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烈山氏”被认为是炎帝的别称,而“烈山”即今随州厉山。这是已知的随州与炎帝关联的最早文字记载。

《国语·鲁语上》提到“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进一步印证烈山氏与农业起源的联系。

西晋皇普谧在《帝王世纪》中明确记载:“炎帝神农氏起于烈山,谓烈山氏,今随厉乡是也。”首次将炎帝神农的诞生地指向随州厉山(厉乡),成为后世认定的重要依据。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漻水》中提到“厉乡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相传为神农所生处。”直接描述随州厉山的地貌与神农传说,为炎帝神农生于随州提供了地理佐证。

明代《随州志》载“厉山,州北四十里,炎帝所生”。

(二)考古实证

随州为何是炎帝故里?这片土地上的众多遗迹,藏着最坚实的考古答案。

淅河的西花园、庙台子,洛阳的金鸡岭,三里岗的冷皮垭……一处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星罗棋布。它们距今约5000年,恰与炎帝神农时代完美重叠。

遗址里,磨制的石斧、石耜静静躺着,陶罐上还留着稻壳印痕,碳化的稻谷粒封存着远古的农耕气息——这些正是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的实物见证,诉说着这里早已萌发稻作农业的曙光。

环大洪山的荆门屈家岭、天门石家河遗址,与随州遗址共同构成璀璨的史前文化圈,印证着炎帝时代农耕文明的扩散脉络。

更有神农洞的幽邃、九龙山上的古碑以及桐柏山岩画里的远古符号,从史前遗迹到后世纪念,织就一条从未断裂的文明线索。

这些遗址、文物,用完整的考古证据链,勾勒出炎帝时代的文明轮廓,表明随州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区域。

从春秋初年以来,有多种典籍记载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烈山。这些典籍层层印证,让随州作为炎帝故里的历史根基愈发深厚,成为探寻华夏农耕文明源头的重要文化标识。

(三)专家论证

学术界对于湖北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有诸多论证和阐释。

2015年10月,炎帝神农与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原会长许嘉璐指出,炎帝神农是中国农耕文化定型的标志性人物,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炎帝神农文化盛行于随州一带、湖北一带,一定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

2021年4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顾伯平指出,炎帝是农耕文明的缔造者,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祖先,随州是炎帝神农的诞生地,农历四月二十六是炎帝的诞辰纪念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指出,炎黄时代,中国长江、黄河、辽河流域均有区域文明起源与形成,随州兴起的距今5000年前后的史前文化,与炎帝集团兴起相吻合。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编纂出版的大型文化典籍《炎黄汇典》作出权威论断:“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湖南的炎陵是炎帝陵所在地,陕西宝鸡的定位是炎帝祠,山西高平的定位是炎帝遗迹。”

(四)国家认可

随州作为炎帝故里,其地位获得国家层面的多维度认可。

在节庆活动方面,随州自2009年起已连续十七年成功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该活动由国家相关部委与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截至目前,已有数十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领导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共襄盛举。2014年,国家开展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同意保留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2023年获批长期保留。

1992年,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节名。1993年,随州市举办首届炎帝神农节。

在文化传承方面,2011年,《炎帝祭典(随州神农祭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炎帝故里景区被中国侨联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被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成为传承炎帝神农文化、增进两岸同胞情感、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

国家层面的认可,奠定了随州作为炎帝故里的重要地位。

(五)社会认同

随州作为炎帝故里的社会认同,深植于千年流传的民间记忆与文化传承中。

炎帝神农的传说在随州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传说内容涵盖了炎帝神农从生到死的人生过程,大部分讲述的是炎帝神农的功绩和祭祀活动,蕴涵着我国原始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农业、医学等诸多方面的历史信息,堪称民间文学艺术中的瑰宝。2008年,“炎帝神农传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炎帝故里,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祭祀始祖炎帝神农,是随州的一项重要习俗。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自夏朝起,随州民间便奉炎帝为灶神祭拜。清同治八年,随州乡人胡兴普主持祭祀炎帝并形成一套仪程,此后世代相袭。

如今,“炎帝祭典(随州神农祭典)”已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典九项仪程得到全球华人的认可。

1991年,原随州市恢复官方拜谒炎帝,并同步举办系列民俗活动。从2009年开始,“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提升为“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海内外华人包括全球烈山宗亲会认同随州为炎帝故里、根祖之地,从上世纪80年代起每年都派团来随州烈山“寻根”。

各级各类媒体广泛报道寻根节盛况,炎帝故里寻根节成为全球华人广泛认同、具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

炎帝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坐标”,故里是历史的脚印,精神是永恒的灯塔。

随州作为炎帝故里,已得到典籍印证、考古实证、专家论证、国家认可和社会认同。

炎帝神农是我们共同的始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共享同一个始祖、同一份文化基因,让我们摒弃“炎帝故里”的地域之争,以行动弘扬炎帝精神,传承中华文明。

当亿万华夏儿女以神农精神自强奋进时,炎帝的“家园”便存在于每一寸奋斗的热土之上。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 王董斌 黄芳芳)

来源:湖北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古埃及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古老文明,其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然而,早期的埃及人与今天非洲各地的民族在多个方...
月球“晚年”为何还有火山喷发?... 中新社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的起源演化备受关注。科学界普遍认...
米兰高价出售萨勒马科尔斯与穆萨... 在转会市场即将关闭的关键时刻,AC米兰对于萨勒马科尔斯的要价被定在了2500万到2800万欧元之间,...
一见·这项事业,总书记为何强调... 20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西藏工作是习近平...
香港楼市成交回暖,为何仍有人看... 在香港楼市的大舞台上,近期成交量显著回升,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即便成交回暖的...
2025跨境ERP选型:中大型... 中大型跨境企业作为行业发展的主力,在业务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经营与管理挑战,如多平台全渠...
在重庆,为何需要请刑事专业律师... 在重庆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涉及刑事法律事务的情况时有发生。当面临此类问题时,很多人会意识到需要请一...
《都在说香港房价大跌,可为何依... 近来,网络上到处都是香港房价暴跌的消息,很多人都在热议香港房地产市场是否已经 “走下神坛”。但当我们...
随州为何是炎帝故里?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连山氏、列山氏,因“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
华发海上都荟为何成销冠?双地铁... 华发海上都荟 楼盘简介 华发海上都荟位于上海市松江区长兴路与城隆路交叉口,占地面积130113㎡,建...
记者:如果出售多夫比克,罗马想... 直播吧8月23日讯 据记者Orazio Accomando报道称,如果多夫比克离队,罗马想引进米兰前...
原创 乔... 北京时间8月23日,迈克尔·乔丹的名字早已超越了篮球领域,成为全球体育界乃至商业世界的传奇符号。根据...
我国科学家揭秘月球“晚年”为何... 一直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月球在30亿年前就已“休眠”,火山活动基本停止。然而,我国嫦娥五号和六号任务...
被称“狗饭”,拼好饭是如何得罪... Photo by M Burke on Unsplash ©有界UnKnown原创 作者丨山茶 编辑...
原创 9... 两个月前在深圳总部那场媒体见面会上,刚从上交所敲完钟回来的刘靖康把上市比作“领结婚证”。这位90后掌...
特朗普又开始发威胁:如果美联储... 王爷说财经讯:特朗普又开始发威胁:如果美联储理事库克不辞职,将解雇她! 特朗普有权解雇美联储理事吗?...
同一个航班,成人票500元、儿... 暑假接近尾声 不少家长都利用假期带着孩子 去了心仪的地方开阔眼界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定 2—1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