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为何是炎帝故里?
创始人
2025-08-23 08:23:02
0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连山氏、列山氏,因“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首辟市场;削桐为琴,织丝为弦;耕而作陶,冶制斤斧;治麻为布,制作衣裳;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建屋造房,台榭而居”,八大功绩泽被后世,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开创者,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

炎帝及其后代部落首领的足迹遍布湖北随州、陕西宝鸡、山西高平、湖南炎陵等地。其中,湖北随州被公认为炎帝故里。

值此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冲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之际,我们推出全媒体报道,从典籍中破译文明密码,于考古层剥解历史印记,借学界智慧夯实论证根基,以国家认可锚定文化坐标,凭社会共识凝聚精神合力,让这条奔流不息的文明长河,在多维印证中愈发清晰地照见随州作为炎帝故里、华夏文明源头的璀璨。

(一)典籍印证

在湖北随州,藏着一段与华夏文明始祖炎帝紧密相连的古老记忆。多部核心历史典籍为这份渊源留下了确凿印记。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烈山氏”被认为是炎帝的别称,而“烈山”即今随州厉山。这是已知的随州与炎帝关联的最早文字记载。

《国语·鲁语上》提到“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进一步印证烈山氏与农业起源的联系。

西晋皇普谧在《帝王世纪》中明确记载:“炎帝神农氏起于烈山,谓烈山氏,今随厉乡是也。”首次将炎帝神农的诞生地指向随州厉山(厉乡),成为后世认定的重要依据。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漻水》中提到“厉乡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相传为神农所生处。”直接描述随州厉山的地貌与神农传说,为炎帝神农生于随州提供了地理佐证。

明代《随州志》载“厉山,州北四十里,炎帝所生”。

(二)考古实证

随州为何是炎帝故里?这片土地上的众多遗迹,藏着最坚实的考古答案。

淅河的西花园、庙台子,洛阳的金鸡岭,三里岗的冷皮垭……一处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星罗棋布。它们距今约5000年,恰与炎帝神农时代完美重叠。

遗址里,磨制的石斧、石耜静静躺着,陶罐上还留着稻壳印痕,碳化的稻谷粒封存着远古的农耕气息——这些正是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的实物见证,诉说着这里早已萌发稻作农业的曙光。

环大洪山的荆门屈家岭、天门石家河遗址,与随州遗址共同构成璀璨的史前文化圈,印证着炎帝时代农耕文明的扩散脉络。

更有神农洞的幽邃、九龙山上的古碑以及桐柏山岩画里的远古符号,从史前遗迹到后世纪念,织就一条从未断裂的文明线索。

这些遗址、文物,用完整的考古证据链,勾勒出炎帝时代的文明轮廓,表明随州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区域。

从春秋初年以来,有多种典籍记载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烈山。这些典籍层层印证,让随州作为炎帝故里的历史根基愈发深厚,成为探寻华夏农耕文明源头的重要文化标识。

(三)专家论证

学术界对于湖北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有诸多论证和阐释。

2015年10月,炎帝神农与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原会长许嘉璐指出,炎帝神农是中国农耕文化定型的标志性人物,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炎帝神农文化盛行于随州一带、湖北一带,一定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

2021年4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顾伯平指出,炎帝是农耕文明的缔造者,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祖先,随州是炎帝神农的诞生地,农历四月二十六是炎帝的诞辰纪念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指出,炎黄时代,中国长江、黄河、辽河流域均有区域文明起源与形成,随州兴起的距今5000年前后的史前文化,与炎帝集团兴起相吻合。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编纂出版的大型文化典籍《炎黄汇典》作出权威论断:“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湖南的炎陵是炎帝陵所在地,陕西宝鸡的定位是炎帝祠,山西高平的定位是炎帝遗迹。”

(四)国家认可

随州作为炎帝故里,其地位获得国家层面的多维度认可。

在节庆活动方面,随州自2009年起已连续十七年成功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该活动由国家相关部委与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截至目前,已有数十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领导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共襄盛举。2014年,国家开展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同意保留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2023年获批长期保留。

1992年,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节名。1993年,随州市举办首届炎帝神农节。

在文化传承方面,2011年,《炎帝祭典(随州神农祭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炎帝故里景区被中国侨联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被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成为传承炎帝神农文化、增进两岸同胞情感、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

国家层面的认可,奠定了随州作为炎帝故里的重要地位。

(五)社会认同

随州作为炎帝故里的社会认同,深植于千年流传的民间记忆与文化传承中。

炎帝神农的传说在随州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传说内容涵盖了炎帝神农从生到死的人生过程,大部分讲述的是炎帝神农的功绩和祭祀活动,蕴涵着我国原始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农业、医学等诸多方面的历史信息,堪称民间文学艺术中的瑰宝。2008年,“炎帝神农传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炎帝故里,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祭祀始祖炎帝神农,是随州的一项重要习俗。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自夏朝起,随州民间便奉炎帝为灶神祭拜。清同治八年,随州乡人胡兴普主持祭祀炎帝并形成一套仪程,此后世代相袭。

如今,“炎帝祭典(随州神农祭典)”已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典九项仪程得到全球华人的认可。

1991年,原随州市恢复官方拜谒炎帝,并同步举办系列民俗活动。从2009年开始,“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提升为“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海内外华人包括全球烈山宗亲会认同随州为炎帝故里、根祖之地,从上世纪80年代起每年都派团来随州烈山“寻根”。

各级各类媒体广泛报道寻根节盛况,炎帝故里寻根节成为全球华人广泛认同、具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

炎帝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坐标”,故里是历史的脚印,精神是永恒的灯塔。

随州作为炎帝故里,已得到典籍印证、考古实证、专家论证、国家认可和社会认同。

炎帝神农是我们共同的始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共享同一个始祖、同一份文化基因,让我们摒弃“炎帝故里”的地域之争,以行动弘扬炎帝精神,传承中华文明。

当亿万华夏儿女以神农精神自强奋进时,炎帝的“家园”便存在于每一寸奋斗的热土之上。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 王董斌 黄芳芳)

来源:湖北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民生证券:9月进出口:为何又超... 9月进出口数据加速回升,其持续性如何?超预期的背后是趋势还是短期扰动?我们认为,9月出口的超预期表现...
狐大医丨血栓为何能致命?这个小...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 田晨阳 编辑 | 原野 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
全球托福成绩报告!如果你考到1... 🎉 ETS官网正式公布 全球考生的托福成绩报告 《 TOEFL iBT Test and Scor...
原创 邢... 01 书中第五十一回,袭人回家探母,王夫人让凤姐安排,袭人回去要符合贾府姨娘出行的模式。 王夫人自...
原创 这... 有些国家从未对中国发动过侵略,却主动把上千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中国,这背后可不只是简单的“友好”。从军事...
原创 清... 1940年8月20日,为了打破日寇对敌后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和军事进攻,增强国内民众的抗日信心,八路军各...
原创 康... 在古代,皇帝自视为“真龙天子”,因此他需要一些亲信来协助他管理国家,尤其是在宫廷内部。为了保证自己的...
原创 她... 贺龙出身贫困家庭,但他的家族背景却与中国大多数普通穷人家有所不同。这个家族与“哥老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创 中... “中国稀土”再次成为了热门话题,就因为中国商务部突然公布了一份公告。 这次对中国稀土的出口管制力度...
微言 | “比冰箱还贵”的冰箱...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从各地旅游带回的冰箱贴,并称价值“比冰箱贵了”,相关话题一度登上热搜。...
原创 耗... 在波多黎各的茂密丛林中,一个曾经举世瞩目的科学巨擘静静地躺着,如同被遗弃的战场。它就是阿雷西博射电望...
大幅低开,午后如果应对? 春哥祝各位平安吉祥,万事如意。 周末关于升级的消息面刷屏了,很多人担心今天会不会来个千股暴跌,在昨天...
镇街周报|佛山“双节”文旅成绩... ■互动 过去一周,佛山各个镇街都有哪些新闻值得关注? 镇街周报,你pick谁做头条?(可多选)1、“...
曹德旺:我承诺捐100亿元一定... 全球每3块汽车玻璃,就有1块来自中国福耀。专注一个领域、深耕一个市场,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带领员...
原创 中... 导语: 2025年10月,当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从斯德哥尔摩传来,整个东亚的科学界再次被这束来...
原创 假... 本文是一种假设的情境,通过换位思考来探讨欧美文明世界可能会如何处理一些极端情况。这个设定发生在一个完...
原创 原... 最近,国内军事杂志《舰载武器》曝出了一则消息,称成飞的歼-36战机并没有搭载大家期待的涡扇-15发动...
原创 中... 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正在限制国内电信网络使用诺基亚和爱立信的设备。报道说,中国正推动关键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