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为何爱挑上下班时间来“凑热闹”?
创始人
2025-08-18 18:21:19
0

近期,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暴雨预警,不少网友注意到,一些地方上下班时段常遇短时强降雨,这种强降雨叠加交通早晚高峰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不少困扰。为何上下班时段降雨概率高?暴雨天通勤,该注意哪些事项?城市与郊区降雨为何会有差异?针对这些问题,人民网采访了中国气象局,蓝天救援队李雪进行解读。

为何上下班时段降雨概率较高?

谈及上下班时段降雨概率较高的现象,李雪表示,从气象数据统计来看,2005年至2023年京津冀地区各城市降水数据显示,7月和8月期间,大多数城市降水多发时段集中在19时至22时。其中,承德、张家口、石家庄等太行山沿线城市的降水多出现在上午到中午;而北京、天津、沧州、唐山等地处平原地区的城市“夜雨”现象更为明显,京津冀地区各城市7月、8月不同时段降雨累计日数也印证了多“夜雨”是华北平原夏季降雨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使得“晚高峰”出行常受降水影响。

李雪介绍,在雨季,京津冀地区的降雨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影响。夏季风来临后,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其西侧会产生低空急流,而夜间低空急流的增强是“夜雨”的主要原因。白天受太阳辐射加热的影响,地面气温高,边界层大气湍流活动旺盛,与上部空气混合作用强,湍流产生的摩擦阻力会减弱低空急流强度;夜间边界层空气稳定,湍流活动弱,摩擦力显著减小,低空急流得以加强。当夜间低空急流加强后,处于副高西北边缘、低空急流左前方的京津冀地区,因空气抬升,易出现“夜雨”。

同时,地形分布对低空急流的强度也有一定影响,从河北南部到北京一带,西侧是太行山,东侧是平原,会形成类似山谷风的热力环流,夜间山区空气下沉、平原空气上升,形成温度梯度,通过大气热成风作用增强低空急流,进而促使夜雨产生。

此外,夏季对流降雨的特征也加剧了上下班时段降雨的概率。夏季对流降雨虽在一天中任何时段都可能“随机出现”,但多数地区对流天气在日变化上存在两个高峰时段:下午到傍晚、后半夜到清晨,正好与上下班出行高峰期重叠。其中,短时强降水最活跃的时段是午后16时至17时,午夜1时至2时和早晨7时至8时是短时强降水的两个次峰值时段。盛夏时节阳光猛烈,地面持续被加热,午后气温达到最高,空气中的水汽被抬升至高空,遇冷成云致雨,易诱发热力对流运动,形成雷阵雨,也就是常说的“下班雨”。

值得注意的是,“幸存者偏差”也会加深“上下班时总下雨”的印象。夜间和白天,人们多数留在室内,降雨影响较弱;而早晨、傍晚(尤其是工作日)的降水会明显影响出行,往往让人印象深刻。

暴雨天通勤,该注意哪些事项?

面对通勤途中可能遭遇的暴雨天气,李雪强调,最有效的避险就是做好防范。

首先,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尽量将出行计划避开强降雨时段,牢记“任何重要的事情都没有安全更重要”。若必须在雨天出门,需提前备好雨具,同时提前留意降水对交通的影响。比如,了解哪些路段容易积水或已出现积水,出行时坚决避开积水路段。

从出行方式来看,雨天尽量不要骑车出行。湿滑的路面对骑行十分不友好,尤其是路面上的标线,轮胎压上去极易打滑,刹车时更易出现侧滑导致摔车,增加安全风险。

若选择驾驶车辆通勤,需注意降低车速、缓慢行驶。当目测前方积水深度可能超过15公分时,切勿贸然驶入积水中;停车时应尽量选取地势较高的地方,绝对不能将车辆停放在大树、广告牌、电线杆等搭建物旁,防止搭建物因暴雨倒塌砸损车辆。同时,要定期检查轮胎,保证胎纹完好并清理沟槽杂物,这样才能让轮胎快速排开积水,减少侧滑几率。此外,雨季来临前,建议在车上准备好救生衣、求生哨、破窗器等自救装备,以备不时之需。

城市与郊区降雨为何会有差异?

不少人会感觉相较于郊区,城市降雨雨更大、持续时间更短、局地性更强,这一现象与“城市雨岛效应”密切相关。李雪解释,城市雨岛效应是指在城市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表特征和人类活动,导致降雨量比周边自然区域显著增多的现象,就像城市上空有一朵专属雨云,为城市带来比郊区更多的降雨。

那么,“雨岛效应”是如何形成的?一方面,大城市高楼林立,空气循环不畅,盛夏时节,建筑物空调排放、汽车尾气排放进一步加重了热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热气流越积越厚,最终促使降水形成。另一方面,大城市大气环流较弱,城市热岛产生的局地气流上升,有利于对流性降水的发生与发展;同时,城区空气中凝结核多,对暖云降水有促进作用,且城市下垫面粗糙度大,会使降水雨系减慢,延长城区降水时间。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便形成了“雨岛效应”。

事实上,“雨岛效应”并非现代产物,早在一百多年前,气象研究者就已注意到这种现象,直到近20年才开展系统研究。历史资料显示,城市云量随城市发展呈逐渐增多趋势,城市和郊区农村的低云量存在明显差异,且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展,“雨岛”效应愈发明显。

当前,全球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城市发展需综合考虑气候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此,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开始呼唤绿地回归,在城市中引入更多绿地水体和公园,希望通过这些改造,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减缓包括“雨岛效应”在内的“五岛效应”,让城市更加宜居。(人民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工信部征集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 ... 制造业企业融资支持又有新动作。日前,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征集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的通知》(下称《通知...
原创 徐... 曾凡博在篮网的季前赛经历确实令人担忧。在三场比赛中,他两次被全程弃用,仅有一次获得了10分钟的上场时...
国民养老拟二次增资扩股,专业养... 专业养老险公司上演增资“接力赛”。 10月13日,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民养老”)增资项...
一物一码,如何构建起用药安全和... 药品追溯码是“电子身份证”,也是实现药品“一物一码、物码同追”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若一盒药品重复出...
原创 阿... 一位有糖尿病的老年朋友跟华子说,他以前一直在服用阿卡波糖,但最近一次检查之后,医生把阿卡波糖换成了伏...
抓绒衣的“薄暖变革”:超级安踏... 国内很多企业家,深受哲学家詹姆斯·卡斯的著作《有限与无限的游戏》的启示。这本书中提到: “有限游戏在...
原创 2... 2025年教师职称百问百答 46.2025年教师职称申报 平台栏19“育人成效”如何填? 答:职...
光伏电站正面PK台风,该如何守... 每年七至九月,台风频繁侵袭我国沿海地区。2025年风季尤为猛烈,20天内连续4个台风登陆广东,尤其超...
CIO如何唤醒陷入低迷的IT团... 当IT团队开始陷入低迷时,对于CIO和团队领导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令人沮丧和失望的经历。曾经充满活力...
经济圈“熟脸”!都在研究创新,... 官网图。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可谓经济圈“熟脸”经济学家。 10月13日,2025年诺贝尔经济...
2025湾芯展开幕在即 ,这家...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文/图 10月13日中午,天空被阵雨洗刷后更显透亮。深圳市龙岗...
乌退役将领:“爱国者”系统拦截... 据乌克兰独立新闻社(UNIAN)10月11日报道,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前副总参谋长伊霍尔·罗曼年科...
原创 同... 在演艺圈这个充满变数的舞台上,演员们的发展轨迹总是备受关注。 2025年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就为我们...
成立新公司卖预制菜?西贝独家回... 西贝“预制菜风波”后,新成立的控股公司再度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天眼查显示,由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
十月南北天气为何上演“两重天”... 十月以来,全国天气呈现明显区域分化,北方多地降温、降雨,而南方大部热度不减,“秋老虎”迟迟不退,给农...
原创 菲... 当台风与地震席卷菲律宾之际,马科斯政府突然在南海顶着水炮撞向中国海警船,这场铤而走险的转向,暴露了马...
金评天下:中兴通讯股价为何逆势... 刘柯 上周,A股只有两个交易日,在一众高价科技股纷纷冲高回落甚至大幅下跌时,老牌科技股中兴通讯却逆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