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时光之河陡然逆流,
地图上渭南的名字悄然隐没……
你可曾想过,
这片土地如果真被悄然抹去,
我们失去的,将何其沉重?
1
假如没有渭南
黄河岸边,
再无那声浑厚的回响。
渭南消失,黄河奔腾依旧,但岸边却再不见司马迁秉笔直书的身影。那支写就千古绝唱《史记》的笔,也一并从历史长河中隐没,中国浩渺历史的源头记忆,骤然缺失了最厚重的基石,断裂的空白让无数故事成了无根的浮萍。龙门,那鲤鱼跃过便化身神龙的传说之地,也再无法追寻其踪迹,只留下黄河水空自奔涌,再不见鱼跃龙门时那惊心动魄的瞬间。 黄河的咆哮声里,再难觅那不屈向上的精神象征。
2
假如没有渭南
华夏脊梁,
顿失奇险与雄浑。
华山,这座奇峰峻岭、壁立千仞的西岳,也瞬间失去了依托,徒留万丈悬崖悬于虚空,再也无法触摸。那“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壮阔景象,如同被风吹散的烟云,从所有攀登者与仰望者的视野中永远消失。少华山青翠如洗的密林,洽川湿地那万顷芦苇摇曳如画的景致,潼关古城墙曾经历千年风雨的厚重沧桑,都无声无息沉入永恒的虚无。 山河画卷骤然被撕去最浓墨重彩的一页,只剩下苍白与残缺。
3
假如没有渭南
汉字源流,于此断裂,文明初光骤然黯淡。
在白水这片厚土之上,那被奉为“文字始祖”的仓颉庙,连同其承载的华夏文明最核心的密码——文字的诞生传说,也将一并消逝。庙宇内那数十株千年古柏,曾见证过多少代人对造字圣人的崇敬与追思,它们虬劲的姿态、古老的年轮,连同那些记载着造字功德的珍贵碑石,都将化为乌有。“天雨粟,鬼夜哭”的传说,那象征文字诞生惊天地泣鬼神的壮阔场景,失去了唯一的物质载体和精神锚点。我们再也无法在古柏森森、殿宇肃穆中,触摸到汉字源头的脉动,感受先民告别结绳记事、划破蒙昧长夜的智慧光芒。 中华文明最基础、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其神圣的起源之地,将陷入永恒的寂静无声。
4
假如没有渭南
大地之上,沉寂了那些滚烫的声音与色彩。
再难寻觅那一声裂石穿云、摄人心魄的华阴老腔。那粗犷豪迈、带着土地炙热气息的古老呐喊,那被誉为“黄土地上的摇滚”的生命之歌,在渭南消失的刹那戛然而止。渭北面花那栩栩如生、色彩斑斓的指尖艺术,合阳提线木偶戏中精妙绝伦、活灵活现的线偶舞动,澄城刺绣针线穿梭间留下的繁复精致……无数代人心血凝成的光华与灵动,刹那间归于沉寂与黑暗。 天地间最鲜活的声音与色彩,就这样被永久地剥夺了。
艺术瑰宝
5
假如没有渭南
人间烟火,也飘散了最熨帖的滋味。
清晨,再不会有那一碗汤清肉烂、香气直钻心脾的水盆羊肉,暖意融融驱散晨寒;市井巷弄,也再难寻到那刚出笼的时辰包子,面皮暄软透亮,咬一口油润鲜香;而那立于千年雄关之下的潼关肉夹馍——以滚烫炉火烤制出层层酥脆、金黄焦香的“千层饼”,包裹着肥瘦相间、入口即化的醇厚腊汁肉,一口咬下,“咔嚓”声伴着肉香四溢浸润酥皮的极致满足感,也将永远消失在唇齿之间,成为再也无法复刻的味觉传奇;更不必说那富平柿饼上凝结如霜的甜蜜糖霜,那一口咬下软糯流心的醉人满足。 这方水土所滋养出的独特滋味,慰藉过无数辘辘饥肠的温暖记忆,被连根拔起,徒留舌尖上难以填补的失落与怀念。
幸好,这惊心动魄的“假如”,
仅仅是一场思维的游戏。
渭南,依然真实地矗立在那里!
华山依旧以万仞之姿傲视苍穹,
黄河水依然在 龙门峡谷间奔涌激荡。
司马迁祠肃穆庄严,
无声诉说着历史的重量;
白水仓颉庙古柏参天,殿宇蔚然,
依然守护着汉字诞生的神圣记忆;
华阴老腔高亢的唱腔,
仍能穿透黄土直抵人心;
街巷间, 水盆羊肉的香气
潼关肉夹馍令人魂牵梦绕的酥香与肉香,
与 时辰包子的蒸汽交织升腾,
正袅袅弥漫着最踏实、最诱人的人间烟火气。
渭南并非可有可无的注脚,
它是镌刻在华夏肌理深处的一个独特印记。
山河的壮美,历史的深邃,文明源头的圣光,技艺的精妙,以及那直击灵魂的舌尖风味,在此交融共生。庆幸它依然存在,让我们得以登临华山之巅,聆听黄河涛声,朝拜文字圣地,触摸千年文脉,咥一碗地道的水盆羊肉,咬一口酥掉渣、香到骨的潼关肉夹馍,让身心都被这方水土的厚重、鲜活与醇香所彻底滋养。
本期互动话题
又或是其他?欢迎评论区留言,
分享你心中渭南不可替代的“灵魂”!
<本文为渭南文旅信息中心综合整理制作,相关转载内容只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或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字或图片来源网络,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校对:渭南文旅信息中心